第25章 棋面



幽州军主力回撤至长城以南,朔方至隆城一线的疆土城池只留五万人马驻守,北戎求和,北疆连绵百年的烽火载一次暂时停息。皇帝召旨,赐会稽王、大司马大将军司马沛以九锡,假黄钺,整理边疆戍守要务后班师回朝。

        与此同时,地方各州督办粮草不力,矫弄圣意以致迫害民生,派安定侯顾亭奇为主帅招抚叛民,稳定民情;御史中丞薛瑀巡察地方赋税,段恢与叶守桢协同,有便宜行事、先斩后奏之权,配合六曹重掌地方经济财政。

        一赏一罚,处断有度,民心臣服。

        马车奔驰在曲折漫长的驿道之上,臣子日夜兼程赶赴江南,车内烛火随马车颠簸忽明忽暗,看似悬溺之际又能乍然绽放。光影里的人专心翻阅着地方籍册,竹简堆满了半边马车。

        “公子,前面是上洛山,因关中灾情如今可以通行,我们需绕道吗?”侍卫缓下车速。

        薛瑀闻声而动,打帘看向远处隐隐火光,上洛山巍峨的山体截断驿道,按理,不远处应设有关卡,提醒行人在此绕路,如今关卡被撤,驿道笔直通畅。

        薛瑀想起来不久前有人弹劾中军校尉高博彦私吞粮饷,糟践百姓,导致民心动荡,朝廷受侮。还是司隶校尉陆廷光为其澄清作保。

        “走上洛山,到山脚处停一停,我去拜访高将军一趟。”

        驾车的年轻人是许泰安排的心腹,随行保护薛瑀。他其实并不担心会有人刺杀自己。经米粮统购一事,天下百姓看到了地方官府的无能腐朽,欺诈弄权。中央有意解决地方各自为政的弊害,改革之事势不可挡。

        这才是薛瑀真正要达成的目的。

        “公子,到了。”于耀青将马车停在隐蔽处,上洛山关隘城楼近在咫尺,楼上旌旗飘扬,火焰明烈,巡逻士兵列次有序,观察着周围异动。

        薛瑀递上令牌:“你拿着令牌前去通禀。”

        “是!”

        男子放下手中竹简走下马车,来到一片光影斑驳处,悠悠凝望着山间自然景致,月华普照大地,渡行人照前途,泽被万物,枯枝落叶,渔人樵夫,皆在其中。

        安谧祥和,众生平等,

        这种时刻最能宽解他的忧虑,薛瑀才能坚定自己和父亲的路是值得的。

        “薛御史。”

        来人出声打断了他的神思,高博彦一身玄甲,拿出公事公办的态度冲他微微躬身行礼,神态冷淡疏远,瞧不出两人是舅婿之亲。

        薛瑀无意纠正这种错觉,他并不是以御史中丞的身份站在中军校尉身前。

        两人并肩而立,山风轻抚,文臣身上的绯袍扬起,将军胸前的甲片轻鸣。到底有些东西无形隔绝着二人。

        “广州幽石山之事,薛珈已经来信告知,我并未向陛下通禀此事全貌。”薛瑀轻声陈述。

        将军不作一言,低头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