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立场



在北方战乱与关中灾情的叠加影响下,豫州、冀州等地数十万灾民被迫迁徙,涌入关西或是南方。

        不幸中的万幸,朝廷举措得当,黄河堤坝由御史中丞薛瑀亲自督工,决堤之处比以往灾年少了十之六七。南部益州的张景玄张大人全力支持巡南使征粮工作,后来朝廷开征粮食税,亦是益州率先垂范。百万石粮食如期输入关中,解了关中之难,缓和了北部的幽州之急。

        ·

        上洛山作为军事重地,闲杂人等一概不准接近。如今流民涌入关西,上洛山设救济所,山下关卡准许流民通行,巡防压力陡增。

        不过难民人数比预期要少,上洛山物资充盈,不需要高博彦多费心,只是加派巡防人手维持秩序即可。

        张景玄支持皇帝是意料之中的事,若洛平生变,满州自会闻风而动威胁益州。让他唯一不解的地方在于,益州竟能一口气拿出足额物资应对司马沛的刁难,以至开税之策平和度过,并未造成民乱。

        他一时想不通张景玄如此手笔,背后底气来源何处,为何司马沛不闻不察,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如今天下人无不称赞少帝英明神武。

        “将军安。”

        路过的将士朝他行礼示意,高博彦一一接下,正在流民安置区四处查看,不时询问百姓情况与置备事宜。百姓见他是这里最大的官儿,屋舍修得整齐明亮,粮食衣物等物资也调配有度,纷纷冲他鞠躬致谢,有些老人家甚至不管不顾地凑上来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以示激动心情。

        高博彦压下胸口处的不适,轻声安抚着百姓情绪,不动声色地走出人群后迅速用丝绢擦去掌间污秽,神容冷淡,却没有厌恶之色。

        耳边落入轻微细碎的脚步声,高博彦敏锐抬眸,不慌不忙地回身迎向来人。

        竟是向植。

        入上洛山换防后因出行不便,他先前下令通过白雁传书传递信息,除非逼不得已、形势异常紧张之时方可亲面呈禀。

        向植应是混在流民群中入山,衣衫破败,行迹并不打眼。高博彦带着他来到一处溪水岸边,不少妇人正在浣衣,还有些百姓取水净面。

        向植会意蹲下,双手捧起一把清水洗去身上污垢,高博彦站在岸边负手而立,像是在眺望远处风光。

        “广州消息走漏,是薛家少公子动的手,他原是想同高家交易,家主——”他审慎揣摩着用词,语气淡下几分,“家主下达了死令。”

        水面倒影映出男人神色,向植看见神容冷硬的将军指节用力,握住剑鞘的手掌绞做一团。

        原是如此。

        高博彦冷哼一声。

        “高据违逆我,那你呢?”高博彦面沉如水,“此等变故,你为何现在才呈禀于我。”

        “将军恕罪。淮安得到消息本就延迟,广州人手被屠戮殆尽。薛公子貌似找了一位收债人,那人身手极其高深狠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