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第262章



第262章

        第一天一早,  谢继宁还没有出发去盐场,就有听到孙川说有一个案子,谢继宁心中好奇,  就干脆改变主意,  暂时去看沈庆云审案子。

        谢继宁到的时候,  县衙大堂里,沈庆云已经开始审案子了,只见大堂上,两边书吏坐着,正在记录状告人的姓名,家庭地址。

        在县衙大门的围栏外面,  有不少百姓在一边围观,沈庆云知道,自己刚刚代理宁德县的县务,还没有宁德县百姓的信任,  干脆效仿谢继宁,非机密的案件,就直接在大堂上审问,让百姓进来围观。

        大堂上,  沈庆云椅子微微的侧坐,  他虽然在谢继宁的授意下做知县的事情,  处理宁德县的大小事物,  但正式的文件还没有下来,  所以不能直接坐在正中间门。

        大堂上跪着三个人,  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身上穿的是锦衣,鞋帽都是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虽然算不得是大户人家,  但也是家境颇丰了。

        另外的一男一女的穿着有些简陋,男子的更是直接的短衣短裤,裤子上有明显的补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家境不是很好。

        谢继宁正在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案子的时候,沈庆云已经开始审理案子了,第一步就是验明正身。

        惊堂木一拍,沈庆云大声问道:“堂下何人,状告何事,都一一报上名来。”

        地面跪着的三人还没有说话,反倒是两个书生模样的人上前行礼,其中一个身穿褐色长衫,身材细长的男子上笑着说道:“学生名叫杨家礼,乃是这张三家请来的讼师。”

        另外一个动作稍稍慢了一步,正在懊悔,见杨家礼说完,赶紧解释道:“学生许良,乃是这李四夫妻一人的讼师。”

        谢继宁好奇的感叹:“张三家一看就家境不差,自然能请讼师,这李四家竟然也能请到,实在不可思议。”

        陈骏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张三家家境尚可,自然能请讼师,至于李四家,就是另有缘故了。”

        谢继宁心中一下子闪过三个以上的猜测,比如李家对这许良有恩,或者这许良是一个心怀正义的人,同情贫困的李家,第三就是……。

        “这杨家礼和许良一直较劲,杨书生接下看张家的案子,许良为了和杨家礼争端,所以就接下了李家,为了名声计,应当是没有要李家的钱财。”

        谢继宁心中正闪过这个念头,陈骏就说出来了。

        谢继宁一直知道宁州读书人喜欢诉讼,之前都只是听说,因为宁州的辖地福鼎县,而福鼎县的县衙门又在宁州城里面,所以通常这些案子都到不了谢继宁的手中,直接就是到了褚知县那里。

        谢继宁审理的多是关于官员犯罪、大族犯事的大案子,硬骨头,加上谢继宁的关注点在于经济建设,很多案子都是交给了同知和通判,所以没有审理过讼师争讼的案子。

        好奇之下,谢继宁,直接搬着板凳藏在大堂一侧的角落看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