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第248章 (第一更)



第248章

        谢继宁和文景逸两人找了一个小茶摊坐下,  因为集市很新,茶摊有很简陋,看见几人走过来,  茶摊的老板赶紧将板凳反复擦拭。

        “大人,  你们请坐,你们需要吃啥喝啥!”

        擦干净板凳之后,  老板在一边上躬身问道,谢继宁之前来过,  这集市上的人来看地方,分配摊位,  都见过谢继宁的样子,这会儿,知道是知州和同知来自己的茶摊,  老板又紧张,又高兴。

        见老板紧张,青竹走过去从怀里拿出一块碎银子:“老板,  你家有什么好点的都上上,  我们这这些个人,  你看着弄就是。”

        “是,  是,”老板本来不想接银子,  见青竹态度强硬,  结过银子之后带着媳妇忙起来。

        文景逸和谢继宁直接拎过一张小板凳就坐下,文景逸期待的看着谢谢继宁,  谢继宁也不含糊,直接的说道:“咱们先从这宁州的历史背景来说,”

        “嗯嗯,  这宁州的地方志我才翻动几页,正好从你这里了解一二。”

        文景逸实在太忙,连他最喜欢的喝酒宴会都没有时间,都被谢继宁分出来的事情淹没。

        “宁州的人口组成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加上民风彪悍,百姓好斗,还有这宁州的教育方面的人才很少,这点文大哥你已经说得很清楚明白。”

        文景逸点头,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那些问题都不像现在这问题这明显。

        “这些都是文教面上的难题,还有个很重要的难题,钱,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1)百姓饭都吃不饱,生存都成为难题,这学圣贤道理就成为一件空想,不能达到的事情。”

        文景逸沉思,这些道理他都读过,长辈也都讲过,但是他对此没有深入的体会,他知道一些百姓生活困难,但是没有深入的了解过,对这方面不能感悟。

        谢继宁接着说道:“世人耻于提钱,殊不知,对百姓来说,钱才是最重要的,咱们首先要做的是要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

        文景逸点头,谢继宁接着说道:“如果百姓不愿意,就算咱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只能事倍功半,宁州情况复杂,不能一言概之。”

        “这情况复杂有其历史原因,宁州自古乃是百越之地,他们是最早在宁州的人,唐宋时期,北方动乱,有不少的汉人迁徙过来,这些是如今的宁州的很多大家族的前生,我之前下去走访,问询了很多大族,他们的族谱上清楚记载这事。”

        谢继宁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有几人悄悄的在一边听,孙川见谢继宁不在意,按住了汤捕快想要驱赶的举动,安静的站在一边,注意着谢继宁的安全。

        “还有很多就是前朝末年,各地灾难四起,战争频发,有很多百姓为了活命,都往宁州迁移,他们来自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

        “这其中,畲族瑶族等一直都迁徙,尤其在前朝末年,大量的少数民族的人到宁州的大山里面生活,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咱们不能强行要求其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