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说开了
秦流易说要听的戏真是好大一出。
下午宫里来人,通报那位一直勉强吊着命的皇帝终于驾崩,传令皇子、公主、驸马和百官即刻进宫。
秦流易让宫里的人直接去礼王府接公主,自己身体不适不便进宫,来人不敢说什么就这样被打发走了。
两个时辰后秦流易的眼线来回禀,说是礼王收拾老皇帝遗物时发现二十多年前处理秦家谋逆案的案卷,打开后才知道原来老皇帝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知道秦家是被人污蔑构陷,他虽心存内疚,但因怕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直未给秦家翻案,只是重新启用了秦流易。
礼王看后当场就承诺,待老皇帝丧礼结束,他登基那日,便还秦家清白,替父向天下、向秦家赔罪。
但当夜市井中流传出的版本却是:皇帝驾崩,礼王在其遗物中发现老皇帝吩咐朝臣构陷忠良的文书,为护其父皇声名,暗自压下,又因当时有百官在场,风声不可能丝毫不透,礼王便将罪名全部扣在已经过世的那些奸臣头上,直言会替他的父皇为忠臣洗冤,同时自己也会担下他父皇的偏信之过。
百姓私下里为皇家的道貌岸然群情激愤,纷纷骂这老皇帝不但苛捐杂税、纵容亲子作恶,还毫无容人气度残害忠良,将那位忠君爱国的秦将军一家逼迫致死之后,又一边利用人家的儿子为自己打江山一边到处抹黑人家的名声。
甚至有人半夜找上将军府要拥护秦流易揭竿起义。
秦流易派人将找来的百姓一一送回家,嘱咐他们休要再提。
老皇帝与秦家的事情还在发酵,第二日宫里便又传出礼王与其妹乱|伦结合的消息,更是有人指出慧公主生性放荡,早前便已在青楼挂牌,隐瞒身份尽招些青年才俊做入幕之宾,老皇帝深知自己女儿品性才将人赐婚给秦流易。没成想成婚之后,闻慧恶性不改,甚至变本加厉,跟自己的亲兄搞到了一起。
真是欺人太甚!
普通百姓对此都义愤填膺,何谈秦流易手下的兵士,他们一致认为如此闻姓不堪为君,纷纷劝说秦流易起兵推翻闻姓的统治,秦流易久久未答应,最后将军府来了几位年轻的官员舌灿莲花,呈叙利弊,苦苦哀求,秦流易才在老皇帝死的第二日夜间带兵围了宫城。
后来,据说这一夜闻氏一族终于有了些皇家血性,在刀未架上脖子之前便都已服毒自尽。
秦流易并没有如大家认为的那样接手皇位,而是点了一个在百姓间甚有名望的清流世家的小儿当了皇帝,留下军功无数的大五当摄政王,同时任命朝中三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为帝傅教导新帝,最后将自己大将军的位置传给了大四,人就销声匿迹了。
一场政变起的突然,平的无声,新一波强烈的暗涌鼓动在看似平息的朝堂之下。
而那位无数人在寻找的、掌心翻覆便政权更迭的大将军已经带着自己认定的娇妻在远离都城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上安顿了下来。
秦流易找了个一进的小院子,没有带任何仆从,所有事情亲历亲为,洗衣做饭、清洗洒扫、端茶递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温文,包办了她的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