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初见刘闻仲



昨夜因着是晚上,且暗香斋的大门也上了锁,不好再劳师动众地打发人来开门。

三兄妹只在书斋四周逛了逛,今个儿拿到了钥匙,方才能进里面去瞧瞧。

林榆兄妹来到暗香斋前,得了消息的小丫鬟们,早就在这儿候着了。

见三人过来,忙不迭上前行礼。

林榆拿着钥匙,亲自开了门,只见三排几十个大书橱,整齐地摆放在屋内,各类书籍分门别类地放在书橱里。

“这书斋也太暗了些。”晞二哥闻着屋里驱虫药的味道,皱了皱眉。

“没开窗,自然就暗了。”林榆笑道。

说完行至窗前,将窗户打开,向身后跟着的丫鬟们嘱咐道:

“这几日天气好些,得经常开窗通风才是。”

小丫鬟们连忙应是,又上前帮着将窗户都开了,书斋内顿时明亮起来。

林榆向小丫鬟们问道:“这暗香斋,如今是谁在管着的?”

这个时代藏书不易,防虫、防潮、防霉,十分琐碎。而书籍珍贵,少不得派妥当人好生照料。

一个小丫鬟上前道:

“回大爷的话,主子们没回京的时候,是张大娘在照顾着,前个儿修整了一回,待主子们回来,钥匙就给了谷雨姐姐了。”

林榆倒是知道这个“张大娘”,听说是太太之前的陪嫁丫鬟,名唤寒露的。

后来嫁了林家的家生子,夫妻二人留在京里看房子,也是得杨夫人信重的人了。

看这书斋内书籍的情况,也知她把这些个宝贝照料得极好,倒是有心了。

遂笑道:“那怎么不见寒露姐姐?这暗香斋不如仍教她管着,我瞧着倒是极妥当的。”

“当不得大爷的夸,不过是奴婢份内之事。”

张大娘四十岁的人了,不料一来就听见榆哥儿的夸赞,连忙上前行礼,向林榆兄妹道:

“奴婢见过哥儿姐儿们,方才太太叫我,一时来迟了,还请小主子们见谅。”

“不妨事。”林榆笑道。

说完往各个书橱内都瞧了瞧,这书斋内的书,大多都是没读过的。

“咱们拿了书就走罢。”黛玉站在一个书橱前,粗略浏览一遍,笑道。

兄妹三人各自选了几册书,也不用身后的小丫鬟们拿,径自抱了离开。

黛玉手里拿着书,向两位兄长道:“我瞧着那芙蓉亭倒是有趣,咱们不妨去那亭子里看书?”

“妹妹这个主意极好!”

林榆兄弟二人俱是答应。

跟在后面的惊蛰听了,想着如今不过五月,芙蓉亭又是建在水中央,姑娘身子弱些,坐在亭子里看书恐着了凉。

忙带着几个小丫鬟回了揽月楼,收拾了几个坐垫引枕,又打发人去取了茶具、炉子来,率先往亭子里布置妥当。

林榆兄妹边走边说笑,及到芙蓉亭内时,惊蛰已是处处打理妥当了。

亭中的石凳上放了垫子,石桌上铺了一层毡布,上面还有两盘点心。亭子四周的长凳上也放了坐垫、引枕。

角落里小丫头烧了炉子,正煮着一壶清茶。

“惊蛰姐姐果然处处妥帖。”

黛玉接过惊蛰递来的茶盏,笑着夸赞道。

“可不是?要不太太怎的把她给了妹妹呢?”林榆接口道。

“如今天还不热,少不得精细些。”惊蛰笑道,说完便退到一旁坐着。

兄妹三人说笑一回,赏玩了一阵满池的荷叶,方才各自看书。

不多时,谷雨霜降二人过来,见了林榆三人坐在亭中看书,沿着竹桥进了亭子,笑道:

“二位爷和姑娘怎的在这儿?倒是叫我好找。”

“你们怎么来了?可是躲懒了不成?”惊蛰起身笑道。

“沫沫姑娘今个儿可是来了呢,太太让我来请姑娘去正院。”谷雨向黛玉道。

“沫沫来了?”

黛玉放下手中的书,脸上带着惊喜地问道。

霜降补充道:“可不是?刘家来了一大家子人呢,老爷派人请两位爷去前院见客。”

林榆将书收拾好,起身向兄长妹妹道:“那咱们先回院子,换了见客的衣裳罢。”

“极是!”

兄妹三人各自回屋,换过衣裳,林榆兄弟遂往外院书房行去。

通传过后,林榆兄弟进入书房,屋内坐着几个年岁各异的客人,该是祖孙三辈人。

上首的老人,年约七旬,瞧着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一身简单的绢丝儒袍,只随意坐着,却是不容忽视,看来这就是刘闻仲刘中堂了。

林父下首坐着一个中年男人,倒是威严几分,与对面坐着的,有过一面之缘的刘省吾,眉眼之间有几分相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