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书信



林榆带着霜降回到西厢房,身边的小厮林达已是在厅中候着了,见了林榆走进来,连忙上前行礼。

林榆摆了摆手,在上首坐下,又示意小丫鬟给林达搬了凳子。

小丫鬟先给林榆上了杯热茶,又有一个给林达送了个凳子放在身后。林达再三谢过榆哥儿,方才斜签着坐了。

你道林榆派身边的小厮林达去做了什么?不知各位可还记得智通寺里的那个老僧?

林榆自那晚回府后,便给了随身小厮林达几百钱,让他买些柴粮米面,带一身冬衣并一床棉被,给在智通寺内见到的老僧送去。

林达自从钱通能够跟着大爷外出游学,自个却只能留在家里心里就多了几分进取的心思,毕竟钱通的爹是林府的二管事,而自个却也是林家世仆,不能在大爷面前被人比了下去。

故而这两日忙完了手中的活计,正好无事,昨日便带着买好的东西出了城门,往城外的智通寺去,务必要将大爷交代的事给办漂亮了。

而林榆这般吩咐身边的小厮,不是还记得书中的剧情,也不是那日一见,发觉这老僧不是凡人,想着结一份善缘。

只是见了老法师这般的年纪,独身一人住在颓圮的寺庙里,心下有几分不忍罢了。

这种事情,若是没见到也就罢了,遇上了,随手帮上一把,对自己来说不算些什么,对身处底端的人来说,有时却是可以救命的。

“东西可曾送到了老法师手上?”林榆并不多言,直接向小厮林达问道。

虽是这般问,林榆心下却是明白必是送了的,却不料林达在大爷问毕便站了起来,神色有些惶恐。

嗯,这是怎么回事?

林达不敢欺瞒,向榆哥儿坦言道:“奴才不敢欺瞒大爷,奴才带着米面冬衣到那个破庙的时候,老和尚已经是没了。只在他身边发现了这个。”

话毕从袖口抽出一个信封,双手奉给林榆。

一个普通的信封,上书着“林檀越亲启”几个字,这老法师如何知晓我的名姓,在去世前还给我留了书信?不过是一面之缘罢了,且并未告知其身份才对。

怀揣的这般疑问,林榆撕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一张信纸,乃是上好的宣纸制成的信笺,信上写着:

后来人勿要忘却来时初心

没有启词与结语,甚至连署名也无。只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林榆不解其义,只将信笺仍旧装回去,随手放在桌上,看向立于厅前的林达。

询问道:“既然老法师已然圆寂,也就罢了,你再找几个人将其安葬了吧。”

林达听闻,便知大爷不再追究,毕竟自己没有在大爷吩咐后便出门,可谁知这老秃驴这般晦气?一点福分也无。

连忙应道:“大爷说的是,小的想着老和尚已经没了,就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了几个将他埋在了那个破庙的边上。米粮衣物都散给了帮忙的村里人。”

“如此便罢了,你也忙了大半日了,回去歇着罢。”林榆听此不再多言。

小厮林达自知虽没办好差,但最后主动将老和尚安葬,处理的还算让大爷满意,心下松了口气,行了礼便退下。

林榆坐了不过片刻,便有小丫鬟来知会正院传了饭,自起身往正院用午饭。

林榆来到用饭的侧厅,一家人已是到期,只余自己。连忙向众人赔礼,告了坐,方才在自己的位置的坐下。林父长江率先动快,众人方才开始用饭。

众人用过午饭,闲聊几句,林榆见两个小姑娘眼睛尚带着几分红痕,却是不敢再招惹。在林长江兄弟二人走后,众人也就散了。

林榆并林嘉林晞兄弟三人回到西厢房。榆哥儿本想着回书房看一两卷书,记起放在厅中桌上的那封信,虽说不甚明晰其中的意思,却是老法师的绝笔。

还是收拾起来放好才是。林榆这般想着径直去了厅前,桌上信封却是不见踪迹。

“这桌上的那封信,谁收起来了?”林榆向屋里的小丫鬟问道。

“回大爷,这屋子并没有人来过,许是大爷记错了。”小丫鬟不解其义,自己一直在这屋子里,从未见过什么书信。

没有?这信还能飞出去不成。不过用个午饭的功夫,回来这信就不见了。

“什么信?”林嘉二人跟着林榆进来,便听到找什么信,不禁出声问道。

榆哥儿便将前几日出门遇见智通寺内的老僧,怜其年迈,故而派了小厮去送些米粮,只没想到老法师却是圆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