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



远在京城的谢纾,  不日便收到了来自姑苏的三封八百里飞鸽加急传书。

        第一封来自乘风,向他汇报他们已平安到达姑苏。

        谢纾见信,悬着的心暂且落下。

        第二封来自谢老太君,  痛斥他不争气,  好好的媳妇被他弄跑了,  不过好在还有机会,  要他好好把握。

        谢纾笑了笑。

        嗯,是该好好把握,  不能再错过了。

        最后一封是来自明仪的,上头只写了六个字——

        一切都好,勿念。

        谢纾嘴角的笑容淡了淡。

        临去之前,  他同明仪说好,  等到了姑苏,每日都必须写信向他报平安。

        他等了许久,好不容易盼到了她的信。

        照说分离多日,怎么也该倾诉一点相思之情。

        结果就真的只是“报平安”,没有一点别的话留给他。

        短短六个字,  还有两个字是“勿念”。

        谢纾:“……”他做不到。

        暮春之时江南道的那场连绵暴雨,  冲垮了新修的堤坝。

        虽然这事表面上看是因商人为牟取暴利囤积居奇,垄断修建堤坝的材料,令物价飞涨,官府不得已只能高价购入建材,  致使修建新堤材料不足而起。

        实则谁都明白这事背后的黑手便是江南道节度使苏晋远。

        入夏那会儿,  摄政王以祭祖为由,亲自去了江南道视察。本以为自江南道回来后,  摄政王便会以新堤坍塌一事为切入点,  向苏晋远发难。

        可出乎意料的是,  摄政王并未问罪苏晋远,不仅没有问罪,反而将此事冷处理,少有在朝堂上提起,似乎是想将此事压下的意思。

        倒也不难理解摄政王这么做的缘由。

        于理,苏晋远盘踞江南道已久,掌其军权,当年三王之乱时,其曾为助新帝登基立下汗马功劳。如若小皇帝轻易问罪于他,或是治他重罪,难免有忘恩负义之嫌,小皇帝登基方满四年,根基未稳,行事更需谨慎,不可擅动。

        于情,苏晋远乃是摄政王名义上的“父亲”,百行孝为先,儿子自不会轻易动自己老子。

        苏晋远势大,很多朝臣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不愿多管。

        摄政王拖着此事迟迟不处理,也没提起何时重修被大水冲垮的新堤。

        这可急坏了朝堂之上着急抹平过错的苏党。

        他们多次上奏提请谢纾重修堤坝之事,都被谢纾以“国库空虚”为由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