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信纸上写了“等我回来”四个字。

        西北叛乱已平,谢纾这几日就会回京。

        这四个字大概是说等他从西北回来之后他们就立刻和离的意思。

        既然彼此都无意再继续这段孽缘,那他们能体体面面地早点分开,也不是什么坏事。

        在今早收到崔书窈的拜帖之前,明仪一直是这么想的。

        崔书窈是明仪名义上的表姐,她的父亲镇远侯为救父皇而死。父皇感其救命之恩,破格封其女崔书窈为云阳郡主。

        因着救命恩人之女这层身份,父皇对崔书窈极为包容照拂。

        明仪幼时选伴读,别的伴读都是明仪自己选的,只有崔书窈是明仪父皇亲自替她选的。

        崔书窈最爱向父皇告她的小黑状。

        明仪因此和崔书窈结下梁子,多年来互相看不惯对方,明里暗里互别苗头。

        她不喜欢碧绿色,崔书窈就偏穿得浑身碧绿在她跟前晃悠。

        她从前摔过马害怕骑马,崔书窈马术精湛,每回骑马的时候总不忘用嘲笑的眼神看她。

        明仪的母后去得早,崔书窈就戴着她娘亲送的簪子,跑到明仪跟前炫耀说有娘真好……

        凡此种种,数不胜数,两人积怨颇深。

        三年多前,国丧刚过。

        因着明仪父皇生前有遗诏,要小皇帝替她寻个稳妥的夫婿。小皇帝便准备在一众品貌出众的世家子中择一人尚公主。

        备选人中呼声最高的便是裴相次子裴景先。

        裴景先系出名门,文采风流,年纪轻轻便入了翰林院,颇得其父真传。

        当时朝中有不少人看好他尚公主,那段日子,裴景先也的确寻了不少由头,意图纠缠明仪。

        但明仪无意于他。

        裴景先在纠缠明仪无果后,很快就与另一个女子定了亲,与他定下亲事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仪的老对头崔书窈。

        在崔裴二人定婚后,不知从哪传出谣言说明仪和崔书窈曾为裴景先争破了头。

        越是这种捕风捉影的谣言,传得越快,信的人也越多。

        不少人听信了谣言,开始揣测裴家二郎为何没有尚公主而娶了云阳郡主。

        谣言喧嚣尘上之际,裴景先在一次诗会上为自己未过门的夫人崔书窈作了一首情诗。

        这首情诗名叫《吟竹石》,借被风雨摧残却仍牢牢立根于岩峰中的挺拔翠竹来隐喻自己对崔书窈坚定不移的心,表示自己即使受到美色的诱惑,即使被人逼迫向权力屈服,他对崔书窈的心也不会有一丝改变。

        乍一看这首诗好像普普通通没什么问题,不过是一个痴情男子在对未过门的妻子表达爱意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