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入京
那日晚间一番话儿,教如莺将他日远嫁的离愁悉数收起,如同那夏衫一般,归置好了锁进箱笼中。
小院子中几人忙前忙后,开始为如莺整理起了行装。仲秋时节的气候,与仲春实有几分相似。如莺翻找出两身春日还未来得及上身的衣裳,左右比划。
阿碧“嘻嘻”道:“这衣裳好好儿的,小姐都没上过身,只锁在箱笼里几月,便自己缩了尺寸呢!”
方嬷嬷一瞧,那衣裳果然极不合适,衣袖、衣摆都短了一截。
“你这促狭丫头!”她接过如莺手上的衣裳,道,“是不宜再穿了,莺姐儿长高了许多,这衣裳便小了。也不够厚实。等你们到了京城,已入暮秋,回来时,也入了冬。天凉了,要厚实衣裳和斗篷。”
这世间,男人在外,有官场、商场任其驰骋,内院女子亦有她们的一方小小天地,她们自有她们的场,琴棋书画女红场。
小院主仆四人一头扎进女红场,大显身手。
如莺当是其中的魁首。她自小在虞氏一旁,赏看许多字画,养得眼界极好,知美而尚美。再大些,习得学塾中那蜀绣夫子本领真髓,又得方嬷嬷苏绣与一手裁衣本领真传,便也有些无敌。
她与虞氏一同画出许多花样纹饰,又画些裙衫斗篷样式。虞氏典雅,她或清丽纯然,或绮妍绚烂,到底少年人,奇思妙想不绝。
方嬷嬷原是在挑布料,这会也不由被吸引了过来,道:“小姐啊,你这十年如一日,画来画去总也这么些款。你瞧瞧咱们小小姐,能幻出这许多花样呢。”
如莺见嬷嬷又来说道母亲,不由想笑,她道:“母亲这几款是极好的,自小我便喜欢。后来去学塾,长了眼界,更是喜欢。几十年后再看,想必也还是喜欢的。嬷嬷反而来夸我,不怕我自骄过了头?”
方嬷嬷道:“我这一双眼,瞧过这世上多少好货!说的便是实话!咱们莺姐儿就算自骄过了头,也是应当的!去了京城,莫要怕这俱那的!你只记得,你如今好了过你母亲!”
方嬷嬷那老母鸡护小鸡崽的心思又犯。她这几夜也辗转,一时担心如莺去京城不惯,一时担心她被那高门深宅的阵仗吓住,胆小畏缩露了怯,反倒被人小瞧了去。那些门第人家的下仆,出来也比旁的平头百姓高贵许多,以势压人,再拿鼻孔瞧人,是常有的事。
她提点了还嫌不足,时时要给如莺打气。她自是不知,她的小小姐早已用自己的靴子教训过那勋贵人家的公子。
如莺“扑哧”一声笑,她知嬷嬷的好意。她同自己的亲祖母无缘,老天又派了个方嬷嬷在她身边。她渴了她送水,她热了她摇扇,她母亲从来淡淡,方嬷嬷却是有些烈火脾性。这许多年,她早将她当了祖母来看。
她那夸耀的话同她话后未尽之意,她心领神会。不过拿了母亲来比,说自己好过母亲,她是万万不赞同的。她的母亲无人能及,包括她自己。
虞氏白日画了一些首饰纹样打去金店,晚间又拿出一个双鱼如意万寿纹镶宝璎珞圈递予如莺,道:“这是你外祖母当年替我打的,现在我把它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