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姻缘-第3/5页
院子里有了小厨房,伙食银钱并不走公,都是虞氏自己贴的银钱。羹汤菜肴、糕点果品将原先水准抛得老远,众人嘴巴早已养刁,便是狸奴,也一身皮毛养得油光水滑。
如莺挠它下巴,揉它圆绒绒脑袋,同虞氏说些宴席间的见闻。
方嬷嬷也在一旁听着,道:“这样说来,宋太傅的孙女也是要一道回京的。”
“宋学姊是这样说的。”
“莺姐儿觉得你那宋学姊如何?”
如莺不禁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宋学姊酷爱读书,很是有学问的。”
方嬷嬷笑道:“我们莺姐儿也不差。”
宋太傅起复回京,这等朝廷大事,方嬷嬷一介后宅老妇,也并不在意。她在意宋姈宜回不回京么?也并不是。
宋姈宜与如莺原是同窗。她有得力祖父,一朝回到京城,她的姻缘便也不会再差。她的莺姐儿呢?
她见着如莺歇下,阖上房门,进了虞氏房间。
“小姐对小小姐的日后可有甚么打算?”
“人算不如天算。再如何打算,也算不过天去。”
方嬷嬷当初不愿虞氏终身不嫁,在虞氏姻缘上苦心相劝,自责悔恨至今。如莺的亲事,她再不插手,但也着实犯愁。
方嬷嬷其实不必愁,小郑氏早将如莺的姻缘安排得好好的。
她与钟家夫人有往来,也合伙做些买卖。在账面上让了一分利给钟家夫人,将如莺卖给了钟家。
钟家夫人手里一堆庶子,七郎将她哄得顺心,她也不亏待七郎。这安家在宁源算得好人家,有银钱有人脉,京城公府的高枝儿也攀得上。这样人家不得宠的嫡女,配她家的庶子,不亏。
小郑氏心里装着这事,一边等着钟家夫人的消息,一边想着自己宝贝女儿安如芸的事,她还得寻了空找她来仔细问问。
事儿这般多。祁尚儒一行到了府上,各处她都要安排,听管事们回禀,这些事且暂搁一边。谁承想两日后安家就收到了岑家的一封拜帖。小郑氏急得忙寻了安如芸来问:
“那日宴席你究竟去了哪?”
安如芸等了两日,见母亲没问宴席的事,悄悄松了一口气。原以为这事过去了,结果母亲又来追问。她将钟七郎的叮嘱记得清楚,梗着脖子道:“我与同窗赏花、说话,走得太远。回来时迷了路。”
“迷了路迷那大半日?”
安如芸对着自己母亲追问,想到与钟七郎腻在林间大半日,做得那些事,难免露了马脚。她眼神闪烁,脸儿通红,支支吾吾道:“也没有大半日。后来,后来天有些暗才迷了路……”
小郑氏哪有不明白。她也是这般年纪过来的。自家女儿必是看上了那知州公子。
当初她对安庆林朝思暮想,父亲不允,逼问她时,她就是这般模样。她缓了声道:“你同娘说实话,那日是不是并未与同窗一处,是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