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公子-第3/4页
如今自己也十六了。
她有二三走得近的好友,早已定了亲,其中一人今秋成亲。
如莺没有闺阁女子的春愁,她有母亲、嬷嬷、阿碧和狸奴,也有许多风物志来解闷,沉迷为狸奴绣像,并不悲春伤秋。
而三年前那英国公府的讨厌贵客,早已成了她久远记忆里的浮尘,风吹一吹,早散了。
此时方嬷嬷再提,她亦觉同她无关。
她道:“客院修了我们住不着,园子修了我们可是能赏一赏的。许是新载了名贵花木呢?日后我还能陪嬷嬷去瞧一瞧。”
她笑语盈盈,爱说娇话讨嬷嬷欢心,嬷嬷转怒为喜,道:“那便好,等着我们莺姐儿与我一道去赏花。”
小郑氏正陪着安庆林赏花。与其说赏花,不如说巡园,园中正在挖池蓄水、移花栽木。
这几年小郑氏过得极滋润。
大郑氏手段了得,一直随了祁尚儒在任上。宁源临着河南,大小郑氏偶有碰面。二人商家出身,擅经营之道。大郑氏背靠祁尚儒,将一本生意经念得出彩。
小郑氏亦得到许多生财门道。许是钱财养人,她较从前圆了一圈,原本不甚出挑的长相,如今更显平庸。
安庆林已蓄了须,眼角有了细纹,模样仍是好的,还多了些志得意满与官威。
小郑氏当年在闺阁就对他一见倾心,不顾他清贫有家室,拗着家里,硬是跟了他。走到今日,每一步皆靠她的筹谋。如今,陪在他身边的人是自己。放眼宁源,诸人只知郑夫人,谁还听说过虞氏。
她筹谋自己婚事、筹谋丈夫仕途、眼下也开始筹谋儿女前程。
安如芸已是十六,按说早该说亲,但小郑氏瞧遍宁源,却没相中一人。她与安庆林早已意动,盼着祁尚儒那头一句话,安庆林便可赴京“飞升”,安家举家迁往京城。
届时安贤良、安如芸再议亲。实在不济,她手中捏了英国公府这条线,总能为一对儿女谋个好前程。
那些年,安如莺在学塾处处压安如芸一头,安如芸回家闹着不去学塾、问她是不是“平妻”。这些事如针扎似的时常往小郑氏心口扎一扎,小郑氏焉能忘记?
安庆林去京城,做京官,安家夫人只能是她一人,安家只有一对嫡出子女。她要让虞氏母女一生终老安源,那京城的好处、京城的富贵,虞氏母女半点都别想沾。
当务之急是为安如莺寻个安源的如意郎君。
她瞧向安庆林,一双眼中带出些许风情,为那平平无奇的脸庞添了一丝生动:“林哥,你瞧着这些,可还好?这些太湖石是南面太湖边上来的。我们暂且用一用,日后可是便宜了旁人。”
安庆林听明白小郑氏意有所指,想到自己许是不久后便要离了此地高升,不由意气风发,更是对小郑氏满意,道:“都好,府中事由你操持,必是周全的,我很放心。这太湖石不错,祁大人那客院中也放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