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嫡庶-第2/5页





        “二小姐也在呢。”阿碧气不过,插了一句嘴。在她看来,一家人关起门来再如何,也不该同旁人一起欺负自家人呢。

        “她说的?我说呢,你们学塾怎地会有人这般胡扯!小小年纪不学好,颠倒黑白、搬弄是非倒是有一套!”

        想到那些陈年旧事,方嬷嬷心中憋闷:“你父亲安庆林当年科考落第,饥寒相交昏倒在我们虞家门口。是你母亲心善,救了他。”

        安庆林伤好以后走了又回。

        彼时虽衣着寒酸,但为人诚挚,生得一表人才。他求娶虞氏,方嬷嬷是极赞成这桩姻缘的。

        不成想,当初怎么地也算一对璧人,后来竟成这般模样。

        方嬷嬷自责错看了安庆林,人后再不称虞氏“夫人”,只称虞氏“小姐”。

        她看不上安庆林,更看不上安老太与那小郑氏的做派。

        当初虞氏嫁给安庆林,安家一贫如洗。日常开销都是虞氏的嫁妆在支撑。安庆林落第后,绝了科考之心,在镇子里做个私塾先生,糊口尚难,更论给安老太买药。

        安老太不喜虞氏,摆出婆婆款儿,刁难刻薄虞氏,真真假假装病,后来真的病重,搅得家宅不宁。安庆林不忍责怪老母,只让虞氏忍忍,自己倒在顽劣学童与不消停的母亲间日渐疲累。

        夫妇二人商议着搬去隔壁宁源县城。

        他们所居的镇子荒僻,难请名医,谋差事亦不易。宁源大县,商贸繁华,医馆林立,谋个出路亦便宜。安庆林点头称好,安老太不出意外地拒绝了。

        虞氏遣老仆先行宁源一趟,购了宅子,再用了县城好地段的两间铺子,替安庆林谋了宁源县衙文书一职。安老太也不再念叨故土难离,毫无留恋地离开了那个破落的村镇。

        安庆林进县衙,做着杂事,虽是个无品阶的小书吏,但也让安老太面色稍好了些。

        日子平静不多时,她便从人牙子手里买了清秀女子给安庆林。

        虞氏进门一年有余,还未得一子半女。安老太日日念着要孙子,像虞氏这样只有一张脸的女子怎么成,连个孩子都不能生!安庆林怎么就不能纳个别的女子做妾?

        安老太凭一己之力搅合得三人皆不开颜。

        便在此时,家中来了一人,正是小郑氏。

        小郑氏的舅舅是县衙里的县丞,正八品的官儿。看在安老太的眼里,也是如山一般大的人物。

        她借机上门示好之时,安老太喜得脸上褶子多了几条。

        小郑氏做事惯会瞧人眼色,哄得老太太将她当了干女儿,又“林哥哥”、“林哥哥”地叫着安庆林。

        趁着月色正好,美酒正香,好妹妹劝着愁绪满怀的林哥哥,劝着劝着,劝到了榻上。

        小郑氏身上揣着安老太的金孙,陪嫁了一个县丞的位子,以平妻之身入了安家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