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无日坊-第2/4页



    大魁堂的管事们面面相觑,这无日坊若是整治好了,岂不给王家干了白工?其他人一点好处没有不说,有的东家所雇匠工大量居于无日坊,还得处理匠工安置问题。

    又有人提议让王家来整治无日坊。但王家雇佣的匠工,不是本地人自有住处,便是住在矿山或锻铁村,无一居于无日坊。若要王家治理无日坊,重夫人可首先要求赶走坊内居民,毕竟土地就是王家的,那大魁堂的东家们岂不更为头痛……

    于是,无日坊就成了一个大魁堂众人避而不谈的问题。其实解决这问题最大的困难无非就是钱与利。钱多少,利多大,往往不是问题。可钱谁出,利如何分,永远都是最大的问题。

    何有声想整治无日坊之时,也曾放下身段游说诸位大东家,希望能一起合力出钱处理了佛山这一大痼疾,没想却四处撞壁,碰了一鼻子灰,气得是火冒三丈,还病了数日。

    何有声当时最后找的一位东家便是重夫人。其实重夫人又岂会不知无日坊的情况?但这并非她一人想处理便可轻易处理的事。即便王家愿独自承担整治无日坊的所有花费。但若有哪家工坊因整治无日坊蒙了损失,便是重夫人担当不起的责任。这事必须由大魁堂号召所有佛山东家都表示支持,才可实行。

    大魁堂的东家们其实谁也不缺银子,也并不那么在乎整治无日坊是否能得到好处,而是谁也不希望明明有巨大的好处,却全归了王家一家。何有声没有能力在其中搭建桥梁,知县在佛山又威望极低。无日坊只能依然无日。

    不过无日坊倒也并非完全无主,毕竟这里绝大部分居民都是拿钱干活的匠工。那些居住在无日坊的匠工头领,多半为大东家们专门设置在无日坊内的包头管事。故大魁堂一直认为无日坊实则在其控制之下。然而……

    跟踪者进了无日坊之后很快便跟丢了目标。因为坊内道路逼仄且弯绕,没好的轻功又无法在茅屋上行走,加上大雨之夜黑暗无光,不熟路的人此时进入无日坊不迷路就不错,别说还跟踪人。

    跟踪者只能大概记下位置,原路退了回去。

    若他再往前走几步路,或许便会发现,不远一栋小茅草屋外正有两个人坐在屋檐下把守,屋里隐隐传出一些“唔唔”的声响。只不过在这暴雨之下,毫不惹耳。

    ……

    滴滴嗒嗒——

    无日坊里最大的一间茅屋,屋顶上好几次漏着雨水,一串串如珠链似的滴到地上接着的木桶里。而屋子里除了木桶之外的地方,全站着人,密密麻麻该有上百人之多。潮湿的空气之中弥漫着汗臭与焦躁。

    被追踪的两个人浑然不知自己被追踪又甩开了追踪。俩人进入大茅屋内后,里面站着的人立刻分开了一条路,让俩人走了进去。

    屋子最里点着两盏油灯,照出了两圈葫芦一般重叠的光亮。光亮中坐着三个矿工模样的人,其中一人往这俩人身后望了望,发现没其他人了,问道:“余秀才呢?”

    “今日雨太大,余秀才说他先回去,雨停再来拜访。”

    坐着的矿工又问道:“东家行怎么说?”

    “余秀才与姜东家谈了一个多时辰,姜东家只答应加一钱酒资,其他一概不允。”

    “简直欺人太甚!”另一位坐着的矿工猛站起身,“佛山近年粮价涨了多少!要我们怎么活!”

    本来安静的茅屋内登时喧哗起来,挤在周围站着的人连声附和:“就是!就是!欺人太甚——!!”

    刚进屋的一人说道:“余秀才说,佛山的大东家都富得流油,并非拿出不这么点钱给匠工,而是他们认为叫歇加银绝不可开先河。若全全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匠工们尝到甜头,恐是一而再再而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