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节 欣赏-第2/2页





    “尝试接触原世界?”戚远瞬间明白了“教材”中,为什么对原点的描述那么简单,甚至可称之为模糊了。

    不是因为原世界简单到了一目了然,不需多讲,而是因为就连身为神祗的博卡布,都知之不详,甚至于祂都很可能是在猜测。

    那有关于三个世界的整部“教材”,都是建立在某种“猜想”上的!

    戚远对于这种行为明确表示反对,将某个“猜想”作为基石,从而扩散思维,无论打造了多么宏伟庞大的理论体系,都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对原世界缺少认识的情况下,并不适合将它作为确实存在的,加入到理论体系中。”戚远直言不讳,完全忘记了凡物和神祗的身份问题。

    博卡布离开椅背,腰脊直挺挺地向前,俯视戚远道:“为什么?”

    戚远被博卡布的影子罩住了,这才发觉有些不对劲,不过看看博卡布面上没有不悦,只是显露出些许质疑之色,便不再顾忌,道:“对于世界的认识,毋庸置疑,我与您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过我们所惯用的研究方法,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意义的,在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这种方法是我们所找到的,最高效、最准确的方法,您可以听听参考一下。”

    “请讲。”博卡布变得肃穆起来,欧斯彭说祂是诸神中的奥术大师,这个评价确实没有错。

    “我们的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可重复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象的总结、归纳、演绎,去进一步认识现象的方法。”

    “可重复检验,是其中极重要的,凡是不能被重复检验的,都存在偶然性,而我们认识世界,是通过必然性的。”

    “猜想之所以被称为猜想,就是因为它的不可重复检验,就如您对原世界所下的定义,若是您都未能实际的、有效的,观测到它的话,很显然它的偶然性就极大,它未必是正确的,正如您自己刚刚也明确表示了‘不知道’。”

    “所以猜想本身并没有问题,猜想往往也是建立在已知现象上的,但是不能将猜想作为真实,它只是可能真实,可能是真实的一部分。”

    “而且我们也不提倡以猜想为基础,投入过多的精力去阐发,因为猜想本身的不确定,后续投入的一切精力,都有极大风险被浪费。”手机用户看印记之塔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3851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