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春秋不必候,纷乱仍携手,生死如流云飞沫(三)-第4/5页
在送商陆进城时,他已经了解了大致情况。
算董祁和唐奕这两个小子聪明,及时以泥土敷填损坏的城壁,导致大宛士兵死伤上万仍无法占上风,战况遂渐趋于胶着。
这对秋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刚好给了他从大宛一去一回的时间。
而且远山城的三千士兵中,只有两千是池家军,另外八千,分成两拨驻扎在离远山城不远的地方。
秋江先迅速赶往洛城,用池安好给的令牌调遣了那里的五千池家军。
这些军队从洛城火速发兵,通过远山城西南方的阴陵大泽,与驻扎于道人洲的另外三千池家军会合,乘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抵达邵阳洲另一端。
八千池家军在秋江的规划下,仅花一夜时间,便奇迹似地在该地筑起一座营垒。
这座营垒与大宛营相距仅百余步,让大宛的将领大感惊异,而池家军这种鬼斧神工的技术,亦深深撼动了大宛军的士气。
同时,秋江又派人潜渡姚水,通知远山城内的董祁、唐奕二人援兵已到。
众人接获此捷报,尽皆士气大振,干劲十足。
虽然大宛军队先后针对邵阳洲上的远山城守军主营发动攻势,但皆被董祁和唐奕的巧妙战术所击退,大宛的一些将领还因此负伤。
接下来的时间里,秋江便想办法支援远山城内的守军,可他每每派人至姚水北岸割运粮草,皆被驻于北岸的大宛将领派兵掳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秋江便派出千余人在北岸修筑城垒,与大宛军队相峙。
而且秋江指派部将赵草据守此城,因此,这里后来被称为赵草城。
赵草城除了确保池家军粮草无虞外,也等于间接切断了大宛军队的补给通道。
秋江接获战报后,指示董祁、唐奕二人乘坐战舰,对两座桥梁发动火攻之计,大宛军队遭遇重大打击。
一月后,姚水暴涨达七尺,秋江以董祁为首,带领裴硕、李文等人,乘机以水军对大宛军发动攻势。
并派唐奕带人,用载满油料和草料的小船焚毁了两座桥梁,大宛军队顿时溃败。
大宛两名主帅各自奔逃,而士兵投水而死者达三万,被杀者甚至高达十余万。
而伤好后的池安好见状,亦率兵冲出远山城,追击败退的大宛军,生擒五万人。
大宛军阵亡将士遍布姚水百余里,而大宛主帅仅以身免,逃至晓风城。
远山之战,莺歌海大获全胜,而大宛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让年仅十六的池安好与楼潜,闻名五国,从此,莺歌海不仅有女战神池安好,更有用兵如神的楼潜,莺歌海实力大增。
而大宛因战败,为了能抵挡住莺歌海强烈的攻势,和趁火打劫的帝天,与长罗和亲,以嫁公主冉离为条件,取得了长罗派兵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