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自修-第3/5页
郭月璇无法与温妃同坐,正是无聊,又是头次能看见齐都才俊济济一堂,目光四处逡巡,很快被右邻的一席吸引。
一侧的梁司薇先前同她接触过几回,看出了她一门心思就为嫁个好郎君,笑着打趣道:“月璇妹妹,那是裴家姐姐的堂兄,自修公子。”
裴毓脱险不过几日,收了邀帖坚持要来,裴尚书不放心,自己的儿子调任外地,便请裴太公长房唯一的子嗣,裴毓的堂兄同来,以防那日宫中之变。
她们这席女眷自然不知道个中缘由,只隔着一层青帐,都能感受到裴自修雅致斐然的一身丰姿。
郭月璇家中的兄弟不成气候,整天混迹于秦楼楚馆,攀附权贵公子,哪见过这样的男子,看呆了,木然开口道:“裴家的那位自修公子……”
梁司薇掩帕笑道:“可不是么,齐都这些簪缨世家,也就裴家一门不屑荫官,偏要以科考入仕,连出三个状元郎,这位裴大人更是未到及冠之年就已连中三元,曾是太傅代圣上钦点的翰林院修纂呢。”
一旁有个世家女,听到她如此捧高裴家,心生不满,语气明显不痛快:“薇姐姐此言差矣,若是名副其实的世家子,怎么如今调任到西州那个贫瘠之地,还是个既没有实权又没官声的武职。”
话糙理不糙,同席女子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底都有些认同,就连原先对裴自修印象极佳的郭月璇心中都有些犹豫,任他是什么品级,与京官一比,却到底是清贵人家眼中不入流的外放武职,众人都不再搭话,默默吃茶。
这话被邻席的裴家兄妹听去了大半,裴毓自小在族学念书,内心有多敬重多崇拜这个天资聪颖的堂兄,就有多不解他当初自请西州武职,但她读书明礼,眼界不同于寻常深闺女子,深知大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道理,见裴自修神色自若地品茶,恍若未闻方才女眷的评议。
正巧这时,有丫头进来通禀,两位少年时同他交好的世家子弟来找他一叙,唤他从帘后出来。
裴自修随丫头出去了。
堂兄同人在外攀谈,裴毓便独坐席间,却听青帐那头有人淡道:“映臻旧时在扬州便听说过这裴大人之名,可谓是有天纵之才,他在翰林院两年得朝中上下赞誉无数,后来又是主动请调西州宣抚使同知这一空缺,代天子驻守我大魏要塞,协掌的是西境三州的军务,官至正五品,对上谏言改革,对下抚恤贫苦百姓,这几年他在边西军民中的声望甚至不亚于小将军……”
说着,江映臻平静的目光冷淡起来,看向先前挑刺的世家女:“这位姐姐不知从何断定的裴大人‘没实权又没官声’呢?”
在座的即使平日对西境军务孤陋寡闻,但如何也听过小将军赵清和的事迹,能与他声望相匹敌,想必裴自修也是做了番成绩出来的,内心再不敢置喙,梁司薇更是出声夸赞裴大人不愧是世家子弟的典范。
那位世家女叫一个商贾女儿这番话讽刺得颜面全无,气得面上也不装了,细白的一张脸也不再温婉,只哂笑道:“正五品能如何,声望不亚于赵小将军又如何,他本事再大,也就只能在西境巡查军营,他裴家哪一代不是任着朝中要职?至于他一介同知,仕途这块却是全然指望不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