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各有各的问题



16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岛屿”,这句话读起来,只有深处孤独滋味的人才会懂得吧。

        也许我们穷其一生,追求所谓的温暖,就是要打败内心的孤独感,所以,人类才会如此反复地美化家的意义、美化爱情的甜蜜、美化群居的作用。但是最后总会发现,孤独感是陪伴终身的产物,它是即便身处任何环境,都无处抛弃的“人类的设置”。

        身处寒冷的北极,荒凉而宽广,会孤独;身处热闹的城市,夜夜寻欢,会孤独;在爱情中会孤独,在亲情中会孤独,在工作中会孤独,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流逝中,孤独如影伴随。这是人类设置中的两面?享受着温暖和爱,也承担着孤独与苦。永远无法抛弃。

        在诗人的笔下,孤独是通往内心的必经阶段。在艺术家的角度,孤独是产生作品的必要条件,

        而孤独到一个极限,艺术家将迸发无限的能量。伟大的作品,也意味着孤独的心灵。而普通人,面对自己孤独的方式,无非是无视它,或是稀释它。

        孤独与寂寞却又不同。孤独在于心灵,外界对它的改变甚少;寂寞却在于身体与意识,是可以被填充的,它可能表现为无聊,那就呼朋唤友地相聚,即能减少寂寞的状态。它比孤独好对付。

        独居的丁云圈,知道两者的区别。她在寂寞的时候,会有很多方式打发时光。例如上网,看书,逛街,友聚,甚至是男人。当寂寞鬼鬼祟祟地露头了,你会选择如何对付它?

        在某个冬夜,寂寞像一条小蛇钻进内心,电视越发地无聊,无意识地摸手机,找个可以打发寂寞的人。a君,年纪相仿,长得也算正常,不讨厌,能聊天,单身,寂寞时总需有个人扯下淡的,在网上不咸不淡地聊着,a君提出探望丁云圈,她想了想,同意了。

        a君带着红酒上门,丁云圈心里明白。寂寞的成年人,以酒兴掩饰,做点成年人可以承担的事,两双无害。两人在沙发上喝酒聊天看电视,搂搂肩膀,气氛暧昧而微妙,下一秒可能发生的事,都在心照不宣中。

        丁云圈的酒量很一般,啤酒一瓶倒的量,那晚的一瓶红酒,她喝了半瓶,却尤如没喝。她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持酒行凶——身体比意识诚实,没有感觉,使劲都是无用功。

        丁云圈站起来说:“12点啦,今天就到这吧!”a君也不笨,也算是个君子,礼貌告辞。丁云圈心中懊悔,实在不该折腾人家,这种事情决不可出现下次。也从此明白自己,许多事情,也绝不是寂寞就能做得出来,人与人的区别便是如此吧。

        底线越高,解决的办法就越少。寂寞死你,也是活该。

        17

        古语云:四十不惑。那是古代人的时间轴。在平均寿命五十左右的环境,人至四十,含饴弄孙,还困惑什么呢?不过是安度余生罢了。而在现代,当寿命被拉长,四十岁只走到人生的中站,自是最困惑的节点。

        每人想找一个解惑的途径。有人选择了金钱,钱越多越有安全感;有人选择爱情,捆绑另一人才能熬下去,有人选择宗教,相信总有全能的神在指引。其实任何的途径都是寻找安慰自己的力量,如果适合,便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