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再遇马腾-第2/3页
‘门’口站着几个五大三粗身穿皮袄的大汉,看见陈旭一群人策马而来,赶紧一起恭恭敬敬的对着‘蒙’云行礼,“拜见‘蒙’公子!”
‘蒙’云看都懒得看一眼,下马之后把马缰丢给一个大汉说:“帮我们把马看好,今日马腾来了没有?”
“回‘蒙’公子,马公子来了,正在里面和人蹴鞠玩耍!”一个大汉赶紧说。
“看来来的正是时候,清河侯请!”‘蒙’云‘露’出笑容引着陈旭和虞无涯走进留香园的大‘门’。
“清河侯?”等陈旭几人走进留香园之后,‘门’口的几个大汉这才从震惊回过神来,然后一个个脸‘色’大变。
走进留香园,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大约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空地,四周有矮墙,地的雪并未被铲去,十多个年轻人正穿着单薄的夹袄在雪地蹴鞠,双方各有七八个,头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表示不同阵营,一个羊皮缝制的鞠球在空和雪地飞来飞去,蹴鞠的人也跑的气喘吁吁来回传接,场面看起来非常热闹,场边还东一团西一团聚集了数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时不时的鼓掌为蹴鞠的人助威喝彩。
“‘挺’热闹的嘛!”陈旭颇为惊的,他从来不知道咸阳还有这样一个看起来较正规的足球场,不过是踢球的方式和后世差别很大。
后世的足球是两个‘门’,而眼前的蹴鞠在双方队伍身后竟然特么的有六个‘门’,其实说‘门’也算不,是六个坑,进攻一方把鞠球踢进对方的一个坑里面算得分,而且还有捡球的童子、计分的人员和裁判,最令陈旭惊的是裁判嘴里竟然还叼着一个竹哨。
看着陈旭满脸惊的样子,‘蒙’云解释说:“这其实是军蹴鞠的规则改变而来,普通蹴鞠不用这么大的场地,一人两人三人皆都可以玩耍,有传吊停勾颠顶六法,听通武侯府的人说还有一种最新式的蹴鞠方式,双方各有一‘门’,这个更加‘激’烈‘精’彩,可惜无缘得见。”
陈旭自然知道‘蒙’云说的是什么方法,那绝对是他在清河镇小学发明的后世足球规则,一定是王翦学了回来在府组织家仆玩过,不过后世那种足球似的踢法需要弹‘性’很好的球才行,与眼下流行的用羊皮囊里面塞草的球不一样,球不好也踢不好。
眼下看见的这种踢法也较‘激’烈,蹴鞠的人也都技艺高超,奔跑蹦跳闪转腾挪,砰砰啪啪的声音鞠球很少掉落到地,不过因为地的积雪较厚,所以奔跑的人也经常摔跤,一个个都累的满头大汗。
陈旭站在旁边看了几分钟,对这群踢球的纨绔弟子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至少这些二货身体都很好,这么剧烈的运动竟然没有人喊累,而且头顶脚踢非常灵活。
要是把这群家伙‘弄’到后世的国家队,估计能够横扫亚洲轻轻松松打入世界杯没问题。
由此可见,国人是一代不如一代。
不仅像虞无涯这种武功高强的人越来越少,连踢球都和老祖宗差的远。
蹴鞠这种运动在东周时期已经发明,传承到大秦时期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各种规则也日渐成熟,无论是民间还是军队都开展的轰轰烈烈,军队甚至把蹴鞠作为日常必须的训练演练兵卒之间的对抗,以此提高军卒的战斗力。
传说大汉高祖刘邦的老爹特别爱蹴鞠,刘邦当大汉皇帝之后把老爹接到都城长安养老,结果发现老爹一天到晚闷闷不乐,一问之下才知道老爹因为没人陪他蹴鞠,所以很孤单郁闷,刘邦于是把老家的邻居都迁入京城,专‘门’组织了一支老年蹴鞠队专‘门’陪老爹玩耍。
而眼下这个当口,刘邦已经三十七八岁了,他老爹也已经五十有余,估计和刘邦一样,父子两个都不务正业,正在大秦的某个地方整天喝酒赌博蹴鞠,快活的一‘逼’。
“侯爷,那便是马腾!”‘蒙’云的眼神在一群人搜寻之后指着一个踢球的家伙说。
陈旭顺着看过去,发现果然是马腾,不过因为头带着一个固定头发的布帽一时半会儿没认出来。
“侯爷稍等,我去把他叫过来!”‘蒙’云走到蹴鞠场边缘找到裁判,低声说了几句裁判赶紧吹响竹笛,一群蹴鞠的人都莫名其妙的停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