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博浪沙-第2/4页
“张郎君切莫大意,如今皇帝的哨探都已经遍布河岸十多里,如若要夜袭的话恐怕不太容易!”年轻渔民忍不住提醒说。
“袭营乃是下策,既然他明日启程,刚好留给我筹谋之机,你们两个准备一番,吃饱喝足之后送我和大力士渡河,我要找个地方隐蔽埋伏明日偷袭赵政的车队,这大河两岸皆都遍布芦苇,地形也都颠簸起伏不平,车轮极易陷入黄沙之,只等车队缓慢而过,是我取赵政狗命之时!”张良‘激’动的脸‘色’都开始涨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酉时。
此时落日已经只余一抹残红,天‘色’渐暗,河风渐起,大河两岸密密层层丈余高的芦苇呼啸摇摆,远远近近的野狼嚎叫之声此起彼伏,白日看起来祥和宁静的大河似乎突然间变成了一副荒凉的原始禁区。
‘阴’暗的暮‘色’下,一艘渔船吱呀吱呀的划到河对岸,然后隐藏在芦苇丛慢慢顺流而下,快到博‘浪’沙的时候,船舱走出来两个人。
一个身穿劲装,正是张良。
另一个相貌极其丑陋古怪,体型魁梧,身高足有九尺有余,身赤‘裸’长满黄褐‘色’的‘毛’发,下身一条短‘裤’,赤脚,杂‘乱’的红‘色’头发如同野人,大嘴高鼻蓝眼宽额,浑身肌‘肉’虬结,胳膊普通人大‘腿’还粗,肩扛着一个乌黑的巨大铁锥,铁锥的尾端还用锁链连接在怪人的手腕的铁箍之。
两人下船之后在两个渔民的带领下钻进河滩密密层层的芦苇丛。
此时天‘色’已经昏暗无,呼啸的夜风之还能听到不断有踢踢踏踏来回奔驰的马蹄声。
几头觅食的野狼突然出现在四人前方,走在前方的两个渔民‘抽’出腰间的匕首,张良也拔出腰间的长剑,扛着大铁锥的怪人突然冲了出去,手舞动铁链将大铁锥砸了出去。
“砰~嗷呜~~”
伴随着一声巨响和野狼的惨嚎,一头野狼直接被大铁锥拦腰砸烂,剩下几头吓的掉头四散,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在张良和两个渔民吓的魂不附体的时候,怪人直接丢下铁锤扑到狼尸身撕下一条后‘腿’大口撕咬起来,鲜血淋漓看得人‘毛’骨悚然。
“刚才是何声音?”骑马巡逻而过的两个禁军哨探停下来侧耳细听。
“想来是野狼争斗,此处距离行辕足有十里,无妨,走吧!”
两个禁军稍作停留之后便策马离开,四周再次恢复了宁静,入耳的都是呼呼啦啦的风声,四周皆是高低摇摆起伏的芦苇丛,河滩更显荒凉孤寂。
芦苇丛,趴在地听着马蹄声远去,张良这才脸‘色’苍白的爬起来,对着魁梧的怪人低声呵斥了几声,大怪人依依不舍的丢下手的狼‘腿’,乖乖的跟着张良和两个渔民往芦苇深处钻去。
一夜忽忽而过,转眼已是第二天卯时末。
七月天气,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黄河沿岸大片大片的芦苇绵延千里,草绿‘花’白,雪白的芦‘花’如雪,在河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如同一片洁白的云雾翻腾。
河岸边的沙丘起起伏伏,站在一些高高的沙丘,还能看三两艘渔舟,在晨曦的光芒下压过‘波’光粼粼的河水顺流而下。
船头站立着一个两个黝黑干瘦的渔民,惊讶的忘记‘操’舟,目瞪口呆的看着河岸边密密麻麻的禁军策马而过,遮天蔽日的旌旗迎风招展,队伍绵延数里,低沉的牛角号在天幕下长久的回‘荡’。
驰道在平坦处本应宽五十步,铺木轨,每隔三丈植一棵树。
但黄河沿岸具是松软的沙土,加芦苇重生,去年秋冬时节修好的驰道,经‘春’历夏眼下又到了秋季,驰道之被砍掉的芦苇荒草早已重生如旧,而且经历夏日的暴雨和河水暴涨冲刷之后,驰道早已大范围崩溃,木轨掩埋到泥沙之下,而且地面沙丘高低起伏,加沙子松软,巡游队伍只能沿着南来北往的商旅驱马行车留下的小道前行,骑马都不能走的太快,马车更是犹如在泥泞行走一般,车轮深陷如沙土之深达半尺,加芦苇丛生道路狭窄,数千禁军只能前后护送着马车慢慢前行。
此地名曰博‘浪’沙,地名既是由此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