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罪己罪人
正如刘宏所料,常山郡徐氏谋反,士族群情高涨,弹劾的奏章南宫尚书台已经堆不下了。
士族争权之心已经毫不遮掩,对窦武大加鞭挞,更暗指天子若不识贤明,包庇奸佞,便是德行有亏。
闻喜侯窦武是否牵连徐氏还需要调查,刘宏将此事交给廷尉程昱,但坚决不同意将窦武收押受审。
太后尚在,窦氏在朝中无实权,因为莫须有的怀疑,就将闻喜侯窦武关押,刘宏除了得个刻薄寡恩的名声,没有任何好处。
只怕这些士族还会暗自窃喜天子德行有瑕,他们可以继续站在道德高地上,操控舆论建立士族的道德威权。
与其说士族是在针对寒门浊流,不如说他们是想从天子手上夺权,最好能架空他这个天子!
皇帝和大臣间的博弈,从来是此消彼长,刘宏只要敢退一步,士族就敢进一丈!
因此刘宏不可能退,但硬顶也是不行的。
士族一心要天子顺应上天示警,迟迟不同意派兵,荀爽忧心常山郡百姓,多次出席上谏,已经引起同为士族的官员不满,等朝会散去,又去求见刘宏。
“陛下,徐氏谋逆,朝廷不派兵清剿逆贼,反倒争论起闻喜侯是否牵连在案,实乃本末倒置!臣请陛下出兵,解常山郡黎民之祸。”
“哼,司空尹睦累世簪缨,哪里会在乎几个百姓的死活?!朕准备派虎贲和北军五校平叛。”
荀爽听到天子已有准备,松了口气,虽然出动宫中宿卫会令上雒守备空懈,但天子显然更在意百姓疾苦。
此事宜早不宜迟,刘宏对荀爽说道:“慈明你代朕拟召,让黄忠去常山郡平叛。”
荀爽领命写完诏书,欲言又止,刘宏知道他想说什么,打断道:“士族在朝堂上打压寒门,这件事你不需要多言,朕自有打算。”
看着荀爽离开,刘宏叹了一口气,像荀爽这样出身高门却一心为国的人太少了,更多是争权夺利不顾百姓生死。
士族要挟着不出兵,他就会怕了吗?刘宏冷笑一声,招来廷尉程昱。
廷尉程昱信奉法家,上任以来,以刚戾无私著称,被各家大臣深为忌惮,称其为天子手中“恶犬”。
刘宏摒退宫人和程昱密谈,没人知道这两人说了些什么。
…
朝会上,一直没有实际战果的士族有些急了。
当初派人夜探女閭,想以此拿捏邓文的正是玄氏,只可惜刘宏早有防备。
既然台面下的手段行不通,那就只能明着弹劾,让邓文下台。
早就想插足少府的玄氏,私下里把接替的人选都准备好了。只等邓文被天子厌弃,自己就能顶上。
不说探听到瓷器、造纸印刷这些秘术,能把天子的摇钱树攥在手里也行啊,只需稍稍做些手脚,都能有大把的钱财进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