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狂风乍起
这一日辰时刚过,京兆府尹蒋行正,乘着大轿,正自府衙向京郊的西昌道行去。
轿前有人鸣锣开道,衙役们高举着肃静、回避及显示官员职务阶品的牌子行于两侧,加上前后护从,一行人浩浩荡荡,引起了不小轰动。
爱凑热闹的半大孩子跟着队伍跑,身旁的大人高呼孩子的名字,一路上笑声、骂声、吆喝声不断,无比热闹。
可蒋行正自己心里却隐隐不安。
昨晚,西昌县的县令连夜进京,上报了一起耸人听闻的案件。
昨日晌午,一个白面书生,冒着连绵了几日的大雨进京探亲,行至西昌道,却惨遭劫匪索财。书生自知身负贵重银两,随身带有提前准备好的匕首,便拼死护着自己的包袱,不愿撒手。他与劫匪就在这在西昌道上撕打起来。
这西昌道属西昌县管辖,毗邻京郊,地形有些特殊。道路两侧各有一座山,两山如同一扇大门,将细窄的西昌道挤在中间。山虽不高,却灌木荆棘丛生,西昌道也就变成了自西昌县入京的唯一通路。
这附近均是崎岖山地貌,少有良田,因此常居的百姓也不多。加上前些年大随天灾**不断,这里反而寄居了许多绿林草莽,西昌县令不敢管,京城里的大人不想管,长此以往,也就成了一片生僻之地。
西昌道上,除去入京的,就鲜有行人了。
书生在此地遭遇劫匪,照理说并不稀奇。
只是,这道路两侧的山地土坡,近日连遭大雨浸泡冲刷,已显滑坡的隐患。又恰逢二人激烈扭打,意外触动坡体,致使道路东侧的坡面滑落塌方,案情也跟着复杂起来。
据书生所述,虽然当时他握有匕首,可到底体力不如劫匪,二人肉搏了不久,他就被劫匪夺取匕首,抵在了坡面上。书生的脊背狠狠一撞,只见面前的劫匪突然浑身发抖,怛然失色,回魂之后便拔腿就跑,连唾手可得的不义之财也顾不上拿走了。
书生不及多想,只听“轰隆”的声响,身后的一些土块夹杂着碎石向下翻滚,他本能回头去看,刚一侧身,怀里竟落入两块焦黑的圆石。
这两个圆石一模一样,大小也相差无几,书生一手一个正欲端详,乍然发觉,这哪里是石头,分明是两个烧焦了的头颅!当即“妈呀”一声,立时魂飞魄散,软脚一软,扔了头颅,连滚带爬地跑到县衙里报了案。
西昌县令勘察之后,直觉兹事体大,生怕惹火上身,便连夜赶往京城上报给了京兆府尹蒋行正。
只一个清早,这案子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案情恶劣,细节尚不明晰,大多官员遇到这种情形常常秘密走访勘察,以免节外生枝,无法收场。
可蒋行正却不这么想,他认为,当下有歹人尚未归案,京兆府就更要大方出行,一来是给凶手以威慑,二来也是给老百姓吃一颗定心丸。
……
蒋行正一落轿,便让护卫将道路封锁,不准通行围观,随即命衙役着手清理路上的尸骸。
根据书生所说,骸骨应当在山体斜面上掩埋,可由于滑坡,整个坡面已堆积成了土丘,横于道路之上,斜面上只依稀留下不到一半的浅坑。加上塌方之后,仍是阴雨绵绵,泥泞不堪,现场早没了原来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