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科普



郑明的真诚可不是作伪,苏嬷嬷这点眼力还是有的,她选择性遗忘了她替冯氏掐尖出头欺负郑明的事儿,感动的眼圈一红,起身恭敬地朝郑明行了一个礼,“正是少奶奶说的这个理,少奶奶放心,奴婢会好好劝谏太太的。太太的身体要怎么养,还请少奶奶拿个章法出来。”

        对她来说,太太一切都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扯屁蛋,所以,这一礼倒也有两分真心。

        苏嬷嬷过眼的事情多了,最知道孰轻孰重,顺势暗示郑明她会劝着冯氏适可而止。

        “《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所有这些食物合理搭配,人的身体才能去秽纳新、抗病防病。”郑明趁机掉书袋,大字不识的苏嬷嬷果然被唬住了。

        “我觉得,太太每顿饭吃个七成饱,中间再加点水果点心最好。第一顿饭起床半个时辰内就用,要吃些鸡蛋、牛乳或者羊乳、五谷、菜蔬垫一下,第二顿饭放在午时,除过菜蔬和五谷外,还要有鱼虾、家禽或者其他肉食,第三顿饭放在酉时,最好吃一些好克化的汤汤水水的东西,等克化的差不多了,正好该睡觉了,这样脏腑也可以得到休养。”

        “总之,早食要吃的像贵人,午食要吃的像富人,夕食要吃的像穷人,这样对身体才最好。”皇帝王子什么的,这个时代可不能随便拉出来打比方,她灵机一动,换了个说辞。

        “每天喝一杯加了蜜的温水、吃一个鸡蛋、喝一碗牛乳或者羊乳,至少吃两个果子,不能只□□米白面,得夹杂吃一些杂粮,太太如果吃不下去,可以做的精细一些,好吃一些。日常饭食里加一些芝麻、豆子、薏仁、莲子、红枣这些东西,煮进粥里,或炒熟碾细,在正餐之间冲一碗喝。”

        “灶房根据四季变化,再做一些添减,这样养下来,估计两年,太太的病就能去根儿。”其实,这就是前世平衡营养的一些常识罢了,为了拉拢苏嬷嬷,郑明不介意给她科普一下。

        郑明一席话,让苏嬷嬷从来时的将信将疑到暗自庆幸,最后到几乎五体投地了。

        “少奶奶懂的可真多,老奴活了一把年纪,可是自叹不如。”她在心里感叹难怪少奶奶把吃饭抓的那么紧,原来人家不是嘴馋,是要养好自己的身子。

        话说回来,哪个人不惜命呢!

        苏嬷嬷倒是给郑明倒腾吃食找了个绝好的理由。

        “苏嬷嬷客气了,我们昌县郑家老五房里的三房的六堂婶家有个亲戚得了晕厥症,听她来串门的时候和我母亲说过,有些病症和太太的相像。六婶说晕厥症的人不能受气,不能受累,要吃好,肚腹要保暖,还感叹这简直就是个富贵病,还说什么药疗不如食疗,药补不如食补,我觉得挺有道理的。”郑明趁机扯云扯雾,给自己丰富的保健常识找借口。

        “哦?得亏了少奶奶有心,要不然太太这病没个明白人指点,可怎么养得好哟!老婆子还要谢谢少奶奶。就是这个病要是养的不好,不知道会怎样?”苏嬷嬷不知不觉间把郑明当成郎中了,还是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方便郎中。

        “这个病也不算什么大毛病,日常精细些也就是了,要是不当心,时日久了就成了顽疾,发作起来也可能有性命之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