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阿娘



第十二章阿娘

        姜芷微阿娘去世的早。

        在一个漫长而又难熬的冬天,身体本就不算康健的母亲,感染了风寒。

        女人整个冬天都缠绵于病榻,让她形容枯槁,终是没有见到来年春天院子里杜鹃开花的样子。

        在某个寒冷的夜晚,小芷微与她弟弟跪在一处,听了一整晚父亲痛苦的呜咽声,如同黄昏之中寻不到巢穴而悲鸣的乌鸦。

        然后会笑、有温度的阿娘变成了祠堂里一块朱砂描的木牌。

        母亲的味道散了,祠堂中满是檀香的气味。

        小孩子对于死亡只有模糊的概念,很长一段时间里姜芷微总缠着父亲说关于阿娘事,好像这样就能将母亲留在身边一般。

        听那个男人说他与方有梅自幼相识,感情甚笃;说芷微与弟弟的名字都是母亲从书中起的。

        “芷微”是期望女儿像芳兰一般,有美好的品格,进退有度,受人尊敬;而“正均”是是期盼小儿子能为人正直而有原则,将来支撑门楣。

        姜修玉会在夜里说他们幼时与母亲的趣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一般。常常说到一半忍不住落泪,抚着小芷微的脸颊像是在看另外一个人,说她与母亲幼时很相像。

        可这样一个男人一年后就迎了新夫人进门。

        小芷微当时还不明白,只觉得婚礼的锣鼓鸣天,热闹非凡,更显得祠堂幽静。

        新娘子是位美人,见人带着三分笑。

        宾客的恭喜声是那么真情实意,举着酒盏对着姜修玉说什么艳福不浅、齐家是更上一层的姻亲之类的话。

        她在父亲再娶的宴席之中四处跑,将差点跌落池塘的弟弟拉了下来,府中人有些手忙脚乱地,没有人看顾他们。

        那时候虽然年纪小,但姜芷微记忆过人。

        她清楚地记得新娘子嫁进来的时候是冬末,而夏天的时候她就有了一个小妹妹。

        孩童时期想不通的地方,随着年岁增加,后来都逐渐想明白了。

        这场婚事对姜家来说是门喜事,她那多愁善感常思念亡妻的父亲再少见忧愁的时刻,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家中都是春风满面的,恢复了几分年轻时的风采,家中的仆从也常常夸赞如今大方的主母,唯她的命令是从。

        而之前那位身体娇弱多才情,如同娇花一般的方家有梅很快就少有人再提起了。

        姜芷微的外祖家自打父亲取了新妇便与姜家少有来往,饭桌上父亲跟着继母还有小妹妹坐在一处,更像是一家人。

        小孩子其实是不懂的,但她本能地讨厌那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敏锐地察觉了继母笑容之下隐藏的恶意。

        姜芷微便拉着弟弟常去祖母处请安。

        更小的时候常阿娘提起过,原来祖母与外祖母在闺阁之时就是手帕交,方有梅幼时还差点成了祖母的干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