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204.自吐真相(木颉丽心无城府)-第2/4页
崔公公摇摇头说道:“自然是为了保全娘娘!”
“那…公公说的,可是千真万确的事?”木颉丽宁愿是崔公公说错了,或是看错了,她不愿意自己的义母做出这样的事情!
“自然不容置疑!”崔公公与陆萱共事多年,自然是了解她的秉性,“内省侍的太监,亲眼看见,她在昨夜去见了沈容华,之后便出了这样的事…”
木颉丽连连摇头,说道:“只要没有人亲眼所见,我还是不相信母亲会逼她自尽,说不定只是她一时想不开,才寻了短见…”
崔公公勉强一笑,叹道:“娘娘说的,也有道理,那沈容华一生胆小怕事,受到这么大的惊吓,只怕是惊惶失措,只求一死了之吧!”
木颉丽心如针扎,虽然口中不肯承认,但心中业已了然。
只是陆萱为了保全她,才逼死沈玲,这和自己直接害死她,又有什么不同?
“就算母亲为了我的安危,逼死了沈太妃,终究还是我的罪过!缘起缘灭,皆是因为我,此事,不能怪罪母亲,所有罪孽,我愿意一人承受!”木颉丽合起双手,向佛祖忏悔起来。
崔公公叹了口气,幽幽说道:“如今,你母亲早已不是已往的母亲,娘娘,老奴担心啊!”
“崔公公,何出此言?”木颉丽不解地问道。
“如今你母亲与祖珽把持朝政,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太守县令,莫不是自己的心腹,与他们有异心者,皆被驱除,如此排除异己,哪是治国之道,从此闭目塞听,不纳谏言,齐国百姓还有什么指望,齐国社稷又何来立足之本?”崔公公百色黯然,忧心忡忡。
木颉丽自然不会相信母亲会为了自己的权位,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不会的,母亲足智多谋,又心系江山社稷,定能出谋划策,保我大齐繁荣昌盛!还有祖丞相,治国多年,我大齐一直太平安稳,百姓也都安居乐业,公公何以置疑他们二人呢?”
崔公公苦笑连连,摇头说道:“大齐难觅忠臣啊,丞相的确有治国之才,可他生性狡诈,贪婪成疾,这样的的弊病终究会毁了他自己,也会毁了大齐社稷!如今他与骆提婆二人,卖官鬻爵,同流合污,已是**不堪,再这样下去,终会让大齐陷于危亡之境啊!放眼大齐上下,唯兰陵王算是一个将才,还可领兵作战,抵抗外敌,可是朝政才是一国城垒,若朝廷无良臣,终究会高山自崩,岌岌可危啊!”
木颉丽很少涉及政事,故也未曾忧心国政。
回乡省亲之际,看到百姓的疾苦,只当是个案,没往深究,在周国扣为人质之时,听到姚太妃偶尔谈及过陆萱,心持否定的态度,曾让木颉丽心生质疑。
如今崔公公又谈论起国事,竟是如此昏暗,这又让木颉丽心觉震憾。
“崔公公,我大齐真的已至如此危境?”
崔公公长吁一口气,说道:“老奴年纪虽然大了,眼花了,腿也瘸了,但我的心却如明镜,世上之事,看得清清楚楚!娘娘,虽说后宫不能干政,但此时,娘娘该站出来,多劝劝皇帝,为了大齐江山,肃清朝纲,严惩贪官污吏,方何保大齐基业万年不衰啊!”
木颉丽点点头,凄然说道:“国之危亡,妇人独安所避?我定会记住公公的话,向皇帝进谏,向…向我母亲进谏…”
崔公公看了看木颉丽,欣慰一笑。
“老奴估计是活不了几日了,只愿在我身后,大齐能够依旧太平安宁,万世永昌啊!”
木颉丽忙劝慰道:“崔公公依旧硬朗矍铄,定能再辅佐几位皇帝!”
崔公公呵呵笑道:“借娘娘吉言,若能多活几年,老奴便心满意足了!”
今日崔公公与木颉丽的一番话,让木颉丽知悉了很多事实与真相,也让木颉丽重新审视崔公公一番。
崔公公不仅行事睿智谨慎,还是一代忧国忧民的老臣。
只是从今往后,木颉丽心中难免多了几分犹豫,如何面对陆萱?如何规劝皇帝?对她来说,这都是非常棘手的难题。
….
高纬册封了小蝶,如愿以偿,多有恩宠。
人皆喜新厌旧,此乃常情,男人如此,皇帝更是如此,无可厚非。
一晚,两人缠绵过后,静卧床上。
高纬忆起近日木颉丽一事,心生好奇。
“小蝶,你几岁入的木家?”
“妾身自记事起,便在木家了,妾身父母皆是木家仆人,木家老爷和夫人又喜爱我,故自幼便和德妃姐姐一起长大!”小蝶如实相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