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170.再别双亲(荣别故里依旧断肠)-第3/4页



祖珽叹口气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啊,只是暂时我国天子无意与人结盟,但是来日方长,待天下局势有变,齐周两国还是有可能成为盟友的!”

宝泰哼道:“丞相此话极无诚意,依我看,实乃推脱之词!”

李远又对宝泰摆了摆手,一边笑着说道:“日后丞相若能劝说贵国天子与我大周结盟,我周国定有重谢!”

祖珽多少还是有些担心,自己辩不明方向,看不清事物,生怕隔墙有耳,这两个周国人说的话,若让别人听到,岂不是抓住了自己的把柄?

“呵呵呵,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祖某还要回去向我皇帝复命,便不久留了,二位若有什么需要,只管派人来找祖某!告辞…告辞了!”祖珽说着起身,拿起手杖敲了敲地板,便有人上得楼来,接他下去。

“丞相慢走!”李远依旧彬彬有礼,保持风度,送他下楼。

宝泰一拍大腿,叹了口恶气。

李远刚回到楼上,宝泰便骂骂咧咧地说道:“我看他们并非是不与人结盟,只不过是把我们打发了,依旧要与那陈国结盟!”

李远思索片刻,不敢断定,只得说道:“你猜的也有道理,若齐陈结盟,对我大周实为不利!明日便返回大周,让皇帝定夺吧!”

“我早说了吧,齐国皇帝是不会与我们结盟的,李兄你偏不信,非得在此白白耽搁几日!”

宝泰话语中有一丝责备,一丝叽讽,更多的是无奈与愤恨。

李远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也极为失望。

......

李远与宝泰无心留在齐国,第二日一大早便离开驿馆,启程返周。

两人连同随从人员,一行十二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一刻也不敢逗留,急于将齐国的想法告诉自己的皇帝,好让皇帝早做决断。

一路风尘,相安无事,策马几日,一行人来到了一片黄土丘陵之地,处于北豫州境内。

“李兄,我们不如行至河阴,顺河而上,返回大周,岂不更快?”宝泰勒住缰绳,让马匹停下脚步,一边眺望远方,一边说道。

李远等人也停了下来,一边思索宝泰的建议,一边望着漫漫前路。

“好,再这么日夜不停的跑下去,马都受不了,便改水路吧!”李远点了点头,下了决心。

“将军,前面好象有人来了…”有一随从指着远方,有些迟疑不定的说道。

李远和宝泰往山坡下望去,果见远处小路上慢慢驶来两辆马车,一辆大一辆小,大的那辆尽显气派与奢华。

“这马车,定不是寻常百姓能坐的,如此金碧辉煌的,莫不是齐国皇室中人?”李远仔细打量着,一边缓缓说道。

宝泰也细细审视,摇头说道:“看这随行之众,声势竟不如我们,怎会是皇室里的人?”

李远也有些不解,思索片刻,说道:“我们前去打探一番,但是只问他们是谁,却不暴露我等身分,明白吗?”

众人皆应声说是。

宝泰眼珠子一转,说道:“若真是个大人物,我们便把他掳了去,以此作为要挟,看那齐国皇帝答应不答应结盟这事!”

李远笑道:“宝泰兄真是有勇又有谋啊,只是切勿鲁莽,以免伤及无辜!”

“呵呵,我又不是穷凶极恶之徒,怎么会肆意动武,李兄大可放心…..”宝泰一边说,一边策马前去,往坡下迎去。

李远赶紧招呼众人,一路跟了下去。

那马车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木颉丽。

自从告别父母姐妹,木颉丽一行便离开了梁安,风尘仆仆,赶往邺城,与皇帝一起共度元宵佳节。

转眼行了七日,到了洛阳,再前行三四日,便能到达皇宫了。

没想到偏偏在这里,与周国使者相遇了。

宝泰先行来到坡下,骤然立在中间,挡住去路。

木颉丽的车夫赶紧收绳勒马,急急的刹住马车。

“前方何人,胆敢挡住去路?”

韩石边上的柱子,大声喝斥道。

宝泰打量众人,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到底谁挡了谁的路呢?这路是你修的啊?什么人嘛,这么大的口气?”

柱子怒道:“大胆,车中乃德妃娘娘携太子省亲返京,再不让开,治你死罪!”

宝泰听得此话,又惊又喜,没想到车中竟是两个大人物,这马车果然是皇室之物。

“嘿嘿,你吓谁呢,娘娘与太子同行,竟无皇室仪仗,区区几人随行,一看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你说这样的话,唬得到山野村夫,可唬不到我!”宝泰故意摆出一脸的不屑之情,其实想要再套出些话来,打消他心里残留的疑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