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165.结盟之计(人心难测谁可信赖)



陈国与齐国约定结盟之事,传到了周国玉文皇室之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齐、周、陈,这三个国家相互毗邻,虽然常年征战,你打我,我打他,他又打我,烽火不断,却也一直没有掀起大的波澜。

各个王朝,虽有野心,却也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并不敢举全国之力,大军攻占他国领土,虽说陈国相对薄弱,可齐国与周国依旧不敢贸然来犯,这是因为齐与周,邻国众多,各怀鬼胎,早就垂涎这两块中原的大肥肉,白兰国,吐谷浑,还有突厥,将中原之地,团团包围,致使齐国与周国丝毫不敢大意,也只得各自收起各自的野心,这样一来,中原之地,倒也相对安稳。

可如今陈与齐结盟,那形势就完全不同了,若是两国联手攻周,周国很可能会陷于危难之中,这不禁让玉文皇室不安起来,不得不寻找良策,应对此事。

周国朝堂之上,此时早已是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相持不下。

玉文邕一筹莫展,坐在龙椅上,不停地揉着眉头。

“陛下!”只见大臣中走出一中年男子,拱手说道,“臣认为,应当阻止陈齐结盟!”

远观这男子,身形魁梧,体格健硕,乃是风流倜傥一介大丈夫。

但细看其面容,虽然英气逼人,却又有些异于常人,但见他眉骨突出,浓眉之下,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再看额头之上,明显隆起两个小包,似有什么东西要从额头处伸展出来一般。

“哦?杨将军!”玉文邕抬起头来,看着此人,问道,“你也认为要阻止陈齐结盟吗?”

原来那人姓杨名坚,被封为周国的柱国将军。

“正是,陛下!我大周与齐陈二国,之所以能长期鼎立,各据一方,实在是因为三国实力,旗鼓相当,谁与不敢轻举妄动!可如今,齐陈一旦结盟,这种局势便对我大周不利,一旦他们联合起来,攻击我大周,陛下势必举全国之力,奋起还击!可是我大周上有突厥,侧有吐谷浑,他们必会趁机举兵来犯,到时候,我大周四面受敌,该如何应对?实在是一大难题啊,陛下!所以臣认为,齐陈不可结盟!”杨坚字字在理,振振有词。

玉文护笑了笑,出列说道:“陛下,臣认为,杨将军太过言重了!我大周顾忌的,岂不也正是突厥和吐谷浑所顾忌的?他们中有任何一国胆敢出兵犯我国土,另一方一样会趁虚而入,犯他国境,所以臣认为,突厥与吐谷浑均不足为惧!更何况,突厥早已与我大周结为盟国,就算齐陈联手,我大周也同样可以请突厥发兵相助,联合抵抗齐陈联军!说不定,这正是个天赐良机,助我大周一统中原,只要他们胆敢蠢蠢欲动,我大周便出师有名了!呵呵呵!”

杨坚自知玉文护心狠手辣,又位高权重,不敢出言顶撞,只得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冢宰言之有理!”杨坚满脸笑意,不露锋芒,“只是下官觉得,人心难测,不得不防!就说那陈国,多次与我大周结盟,却屡屡背信弃义,撕毁盟约,犯我国土!下官是觉得,若是…那突厥…也如同陈国一般,出尔反尔,心怀不诡,即便是订了盟约,也不敢信赖,不知大冢宰觉得,下官是不是太过多虑了呢?”

杨坚极为小心谨慎,不敢得罪玉文护,但是表达得又异常清晰明了,这让玉文护也无懈可击。

满朝文武又交头接耳,似是对杨坚之言,更加附和。

玉文护自然明白,齐陈结盟对周国的威胁,但他之所以处处打压杨坚,一来是因为杨坚面相奇异,早就有流言说杨坚是大贵之貎,再加上杨坚才能出众,朝中拥护者不在少数,这让玉文护很是妒忌,因此处处小心防范,二来,杨坚的妻子是独孤信的女儿,而独孤信与玉文护有仇,早被玉文护杀害,所以玉文护又不得不担心,独孤家的后人会于自己不利。

只是国之危机,自然也让玉文护只得先放下个人恩怨,何况杨坚所说,实在是有理有据,若国之不存,自己这个大冢宰又去何处施展威风呢?

“嗯,杨将军说的也不无可取之处!”玉文护强装笑脸,抚着胡须说道,“我的确是把人心想得太过简单了,陈国皇帝就是个小人,这一点,你说得不假,如今突厥公主已嫁入我大周,本应该相信突厥与我交好,只是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防着点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