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154.乡亲诉苦(回乡路上体察民情)-第3/3页



木颉丽满腹心思,傍晚时分来到梁安县城,不声不响,找了驿站住了下来。

用完晚饭,木颉丽叫来韩石,商议对策。

“大斛进,小斛出,我们必定要先找到物证,才好治罪!”木颉丽喃喃地说道。

高恒在一旁,一脸不解,问道:“何为斛?”

“便是用来收粮食的量具!”小蝶一边帮高恒洗脚,一边回答他的话。

“那大斛小斛的,有何差别?”高恒又问道。

小蝶想了想,尽量用最通俗的语句来解释。

“通常一斛呢,约为一百二十斤,种粮的百姓去交纳官粮的时候呢,官府却用一个一百三十斤的斛,太子,你说,百姓每上交一斛,就要亏多少粮食?”小蝶说得明白,可谓循循善诱。

“哦,我知道了!”高恒惊道,“如此,每上交一斛,百姓就要亏掉十斤粮食!”

小蝶点点头,说道:“这就是坑害百姓,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却做出这样的勾当,太子,你说,这样的人,该当何罪?”

“该斩首示众,还百姓公道!”高恒生气地说道,想了想又说道,“那小斛出呢,难道是用小斛去卖给百姓粮食?”

“可不是吗?等到百姓要去买粮食呢,他们便反过来用小斛去量,缺斤少两!这便叫层层盘剥,难怪农夫们怨声载道了!”小蝶语气中也带着愤怒。

“这样的坏人,父皇怎么不管?”高恒有些不满。

木颉丽无奈笑了笑,说道:“天下之大,这样的人和事,数不胜数,你父皇想管也管不过来,这时候,便需要忠臣良将,替皇帝分忧了!”

高恒点点头,似有所悟。

“县令的上一级是何人?他若体查民情,定能知晓此事,竟然不闻不问,实在令人费解!”高恒摇头晃脑,提出了疑问。

“上一级该是梁安太守了,百姓疾苦,一目了然,要管有什么难的?”木颉丽缓缓说道,“最怕的便是相互勾结,官官相护,置百姓死活于不顾!”

高恒自然天真无邪,不知世事复杂,听得一脸疑惑。

“这样的坏县令,那太守为何还要护着他?不是应该查处严办吗?”高恒问道。

小蝶一边擦着高恒的脚丫,一边说道:“定是这县令分些好处给了那太守,从此便是你好我也好,那太守就闭眼不管,充耳不闻了!”

“啊?”高恒惊讶地说道,“那太守如果再分些好处,给他的上一级,岂不是便没人来管了?”

“太子所言极是!若这样下去,官府与朝廷媚上欺下,中饱私囊,国家恐怕就要处于危难之际了!”韩石在一旁叹气道。

木颉丽点点头,不无忧心地说道:“所以你父皇啊,特许你随母亲一道省亲,便是这个用意,多体查百姓疾苦,对你也有好处,若是以后你当了皇帝,定能更懂治国之道!”

“等我做了皇帝,我定要常常出访民间,定要对百姓好!谁敢欺负老百姓,本太子决不轻饶!”高恒厉声说道,仿佛突然长成了大人一般。

木颉丽欣慰的笑了笑,又看着韩石,说道:“还要劳烦韩将军,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物证,若能将大斛小斛各得一二,查清事实,便能将这县令定罪了!”

韩石拱手说道:“臣即刻就去城中搜寻证据!只是这样一来,便会耽搁娘娘回家的行程了!”

木颉丽摇摇头,叹道:“此事不了,于心不安,等办完这件事,再回去也不迟!”

韩石点头说道:“娘娘心系百姓疾苦,实在让臣敬佩,臣一定办妥此事!”

木颉丽微微一笑,说道:“能为家乡百姓谋福祉,是我的荣幸,只是要辛苦将军了,将军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还请将军小心行事!”

“谢娘娘关怀,臣定不负娘娘重托!”

韩石心中一直是敬佩木颉丽的,如今见木颉丽一心为了百姓,宁愿推迟归乡之期,不由得在心里更加赞赏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