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恶有恶报(因果实乃事在人为)-第2/3页
崔公公沉吟片刻,点头说道:“夫人的面子,老奴肯定要给,那…就抬进来吧!”
太监们领命,将那淑玲抬了进来。
众人看去,淑玲下身已是血肉模糊。
韩香云见这惨状,啊了一声,几欲晕倒,宫女们赶紧伸出手,小心扶着。
“崔公公...你的人,下手也太狠了吧!”
韩香云喘着大气,又悲又怒,指着崔公公责问。
崔公公瞟了那淑玲一眼,更没好气。
“还有二十板子没打呢,老奴已是徇了私情了,夫人!”然后对着众人一挥手,说道,“日后再有人动用私刑,当立刻着人禀报于我!本座三令五申,一再强调,竟依然有人无视宫规,当我内侍省为无物!”
韩香云还想争论,韩石一把拉住她。
“妹妹,此事就此作罢,崔大人已是仁至义尽,给足你面子了!”
说罢,韩石也大声说道,“本将军奉陛下之命,保皇宫平安周全,日后,再有此等欺善霸弱之事,我韩石决不估息!”
众人连忙应道:“谨遵崔大人、韩将军之令!”
韩香云见亲哥哥都与她背道而驰,好不懊恼,只能对宫人发火。
“你们愣着做什么,赶紧将淑玲抬回房间啊!”
众人便七手八脚,抬着淑玲进了她自己的房间。
“传太医!赶紧传太医!”韩香云又叫了起来!
崔公公冷冷地说道:“传什么太医啊,夫人!小小宫女,又如此作贱,传个医下士看看就得了!”又回头看看木颉丽的脸,连连叹气,悲戚道,“如花似玉的一张脸,竟毁成这样,来人,赶紧传徐太医前来,好好治治,若恢复不了原貌,可不是要了我的老命么?”
各人各自领命,赶紧前往太医院,传医者前来。
(备注:南北朝时期,医下士通常为普通宫人看病,太医,侍医、御医,多为宫中有地位者诊治。)
韩石看了看木颉丽的房间,竟然空空如也,除了一堆稻草,连个可以落座的椅凳都没有,不禁有些不满,问道:“妹妹,这是木家小姐的住房吗?怎么连个狱舍都不如,要什么没什么…”
韩香云本就大为光火,见哥哥也来责问,便气了。
“哥哥若怪这里冷清,那就将妹妹的寝宫送给他们如何?”
韩香云说罢,便冲进了淑玲的居室,望着昏迷不醒的淑玲哭个不停。
这两主仆,虽然都心肠歹毒,却自幼一起长大,多少还是有些情谊的。
崔公公打量着木颉丽的住处,连连摇头,吩咐众人。
“你们把床椅桌凳,通通配些来,其他该有的也都配进来!”
众人得令,赶紧忙着准备去了。
木颉丽和小蝶对着崔公公和韩石一一行礼,拜道:“多谢大人和将军相救!”
崔公公吁了口气,叹道:“你们…真是受苦了!哎!”
不多时,太医院派了人过来,下等医官医下士进了淑玲的房间,而太医徐大夫则进了木颉丽房间。
徐大夫见到崔公公和韩石,三人便互相拱手行礼问安。
那徐大夫已是年近五十,头发胡须都已生了不少白发,但见他沉着冷静,一脸稳重,就知是个老道的医者。
只见他拿出一块净白素布,贴在木颉丽脸上,然后用手指按着脸部,沾些瘀血,看看颜色,又用同样方法查看小蝶的伤情。
“二位姑娘并无大碍,只是受些皮外伤,不会伤及内里的!”徐大夫淡然说道。
崔公公关切问道,“可会留下伤痕?”
徐大夫摇摇头,说道:“常侍大人放心,不会影响容貌的,消肿化瘀后,便会恢复如初,稍后下官便派人配好汤药,送来给二位姑娘。”
一番话说得众人放了心,那徐大夫便告辞出了门去。
那韩香云却甚是不服,不甘心只派一个医下士来给淑玲诊治,便拦在徐大夫面前,说道:“徐大夫留步,劳请移步房中,看看我这丫头!”
“是,夫人!”徐大夫自然不敢违抗虹丽夫人之令,便又进到了淑玲房间。
那名医下士见到徐大夫,便起身相让,徐大夫便坐了下去,仔细审视淑玲的伤势。
韩香云急急问道:“徐大夫,我这丫头,可有大碍?”
徐大夫皱起眉头,沉默半晌,才摇头长叹。
“这姑娘昏迷不醒,浑身滚烫,伤得不轻啊…先是受了极大惊吓,损了心脉,而阴邪之气随伤口入骨,风寒并进,已是元气大亏,性命堪忧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