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抢修工事,日军报复!-第2/3页
    
    把重伤员去掉的话,还能参加战斗的四十二人。”
    “马上把重伤员送到团部去,请团长帮忙转运后方医院。”徐清风立刻吩咐。
    “刚才战斗结束,就已经派人往后方运了。”孙奎答道。
    徐清风又问张志坚:“张排长,你带来的有多少人?”
    “二十三人。”张志坚道:“我们排原有三十八人,其他兄弟都殉国了。”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六十五人。”
    徐清风微微颔首,当机立断吩咐道:“传我命令,所有人开挖猫耳洞,以防敌人报复。”
    “连长,什么是猫耳洞?”孙奎不解的问道。
    徐清风直接来到一处战壕内,指着一侧的战壕内壁道:“就是这里,贴着地面,横向朝下挖掘。
    挖出一个可以藏人小洞来,这样既可以防空,又能防炮。”
    既然无法撤退脱身,那只能从防御工事上想办法了。
    孙奎和张志坚等人,面面相觑,这种防御工事,他们是第一次听说。
    徐清风见状,恨铁不成钢的道:“鬼子刚才吃了亏,保不齐一会得对咱们进行报复。
    我问你们,就凭我们现在的工事,如果敌人再用飞机大炮,乃至军舰轰击。
    拿什么抵挡?难道你们都想给小鬼子当炮灰吗?”
    “不想!”孙奎等人连连摇头。
    “那还愣着干什么,赶快去挖,抓紧时间,告诉战士们想活命,就给我铆足了劲挖。
    挖的越深,防御效果越好,活下来的几率就越大!”
    徐清风声色俱厉的朝他们吼道。
    “是!”孙奎等人,这才如梦初醒般,纷纷领命而去。
    望着他们的背影,徐清风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办法,这个时代绝大部分**官兵都是文盲。
    对于现代化战争理解和认知,都还处在很落后的阶段。
    这也是**,为何在抗战前中期一触即溃,丧城失地的主要原因。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在战术水平,武器装备运用,战斗理念和经验方面。
    与训练有素的日军相比,简直没法比。
    中央军王牌德械师也不例外。
    在淞沪会战早期,**数万精锐,围攻只有几千人的日军陆战队,硬是打不下来。
    步坦协同搞的跟玩笑一样,坦克在前面冲,步兵不知道协同掩护。
    结果被鬼子一一摧毁,没了坦克的掩护配合,步兵冲上去再多也是送死。
    眼前这些九连官兵也是一样,都被鬼子在淞沪战场炸了两个多月了。
    如何防空防炮的经验,还是很匮乏。
    所以,才会出现八十多万**,前赴后继,英勇拼杀,最后却落个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的惨痛教训。
    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些基层官兵。
    国力贫弱,训练不足,装备低劣,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最主要还是指挥的问题!
    别的部队不管,九连现在有了他徐清风来指挥,这群九连官兵不敢说能活到淞沪会战结束。
    但至少不会那么轻易送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