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第 344 章-第2/11页





        湘云也顾不上跟小姑娘说什么,而是目不转睛的看向马车外。

        京城更繁华了。

        百姓的穿戴也都比以前更好了。

        不过许是国丧期间,到是有不少特殊行业的铺子并没有营业。

        胤禟到是尽责的问小姑娘好些问题,不过看他闺女这个样子,胤禟也不认为自家闺女会过得不好。

        他和湘云走的干脆,离开的时候也特意拜托了四爷等人照顾家里,不过他和湘云却没提半句多照应小姑娘的话,而是请他们多照看一下贾蘅。

        至于为什么不提小姑娘而是提贾蘅,一来他们拜托的这些人都是他家小姑娘的叔伯婶婶,堂兄弟姐妹,他们若是有心,压根就不用再说什么。若是没心,说也白说。

        所以胤禟和湘云才只提了一回贾蘅。

        既便不看在他们俩口子对这孩子的情份,也得看看他是怎么成为孤儿的吧。

        其实胤禟还有不少人手留在大清。有小姑娘知道的,也有小姑娘不知道的。

        小姑娘知道的都归小姑娘统管,小姑娘不知道,他们会暗中保护照应小姑娘。

        如果这般还叫小姑娘过得不好,这些人会带着小姑娘去岛上生活或是带她来与他们会合的。

        小姑娘一直在大清,也没收到什么不好的消息。而且她身上的衣服又绣了亲王的补子,可见日子过得极好。

        如此,便好。

        马车一路进京城,再一路回到和硕玖亲王府。

        湘云看了一眼正门上挂着的牌子,不禁问了一回原来那块‘保龄候府’的牌子呢?

        “我让人挂在侧门了。”小姑娘一边下马车,一边跟湘云说道:“皇兄让我袭亲王爵,我便叫人制了这块匾换了早前那块。”

        今时不同往日,她努力多年终于继承了王位,自然是怎么高调怎么来。至于原先那块她老子从史家那边抢来的牌子,小姑娘原想送到史家祠堂挂着的。只后来心思一转,便挂在了她家侧门上。

        对挂什么牌子当真不在意的湘云不过是随口一问,得了答案便撂开了。一路进府,发现府里和他们走时没有多少变化。

        只多了许多玻璃建筑。

        玻璃的回廊,玻璃的宫灯,玻璃的灯墙,玻璃的房顶……

        玻璃的传光性和保温性极好,在靠烛火照明的年代里,玻璃可以有效的将阳光传入室内。随着大清玻璃业的飞速发展,玻璃的价格也从最开始的昂贵,千金难求变成了跟瓷器差不多的价钱。

        普通百姓家在建新房时也会买上一块玻璃装窗户。

        不过百姓们大多会买一些碎玻璃,一来价格低廉,二来请了木工做些木棱框子镶嵌这些玻璃也比大块玻璃更耐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