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顾同死了?-第2/3页
都没有,只有身上的罩衫,光着脚,因为急速的奔走,脚上起了泡,鲜血淋漓。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贵重的东西。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身上只有罩衫,连一件贴身的衣物都没有。
他们一点都不像寻常的仆从!
赵新严去过两次顾家。第一次去,专注于寻找方渐蓉和叶临风,而没有注意到顾同房中的异样,而那次也确实没有见过这四名仆从。至于顾家仆从的穿着打扮,都是普通的棉布麻衣。第二次去,顾同单独居住的院落,没有别的仆从,甚至找人询问当日的情况,无论是仆从还是玉娘,都是说远远地听到惨叫声,却无人第一时间赶过去查看。只能说明,这种情况在顾家早已是习以为常,不足为奇。而平时惨叫的声音并不来自于顾同,因此这次玉娘才会特地去查看。
黄景然对赵新严道:“我给四个孩子验伤,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赵新严见他一脸凝重,当即亲自守在门外。
一个时辰之后,黄景然愤然地推门出来,“去把这几个孩子的过所找出来,看看是谁家的孩子,把他们的父母兄弟都找来。顾家是吧?赵提辖,兹事体大,我想这件事还是要知会陆通判,刘知府贵人事多,只怕是专注于市舶司事务,分身乏术。”
赵新严一听这话,心下难免多了一层隐忧,陆通判素来与刘知府不睦,上回柴从深的案子,刘知府没有知会陆通判,而由东平王直接向福建路报备,发布公告,已让陆通判十分不悦。之后,蕃商与章以行的契约纠纷,陆通判认为刘慎过于在乎蕃商的得失,而没能顾忌本地客商的情绪,有失公允,导致章以行最后铤而走险,无法回头。因此,陆修明确告知刘慎,从今往后泉州府的公函文书,必须经他同意方才送出,即便是刘慎有东平王撑腰,他一样可以向福建路发函弹劾于他。
说到底,通判乃是监州,本府一应文书都应由他同意盖印方才生效。而先时陆修因身体原因常年在福建路,每月只有数日在泉州府,因此刘慎便把这道程序给免了。柴从深的案子之后,陆修对刘慎的判罚有了质疑,而后接连方渐蓉的死、章以行的契约纠纷,都让陆修十分愤慨。因此,陆修数日之前已回到泉州府。
赵新严又去了一趟顾家,把四个孩子的过所都要来,惊讶地发现,这四个孩子都是出自于慈幼局,顾家是以领养的名义把他们带走的。而当时顾衍之所以领养这么多的孩子,是因为他与妻子郭氏数年无所出,膝下没有一儿半女。也就是说,这四个孩子是半子,而非仆从。
可从玉娘报案时,明明是说这四人是顾家的仆从。赵新严在顾家询问情况时,顾家的仆从也都表示,这四个人是伺候顾同的。
从慈幼局带走的孤儿,却成了顾家的下人。
陆修大怒,“慈幼局是收留孤寡,领养是身份的平等,而不是他顾家想要仆从,就来慈幼局
以领养之名把人带走。果然是无奸不商,商贾最是狡猾,这无本的买卖倒是做得极好。”
赵新严也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
“禀通判,只怕不是仆从这么简单。”黄景然使了个眼色,让赵新严摒退左右衙役,“这四名孩子虽说是凶犯,但他四人身上全是陈年旧伤,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而且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说他们是仆从,但是我验伤之后发现,他们应该是娈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