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林殊见萧庭生-第2/3页
    
  “流先生的赤林盟已是天下第一帮,三番五次地帮我们长林军,又派人协助金陵破了桃花村命案,你们所做之事让人敬佩,而今日能见到先生本人,更是让人觉得赤林盟不仅是藏龙卧虎,先生更是天下奇才,颇有当年梅长苏的风范啊。”萧庭生刻意说出了梅长苏来。
  林殊强压着表情:“梅长苏就是江左盟的宗主,他凭一己之力为当年的赤焰军翻案,后来又挥师北上名陨北境,这应该就是他的归宿吧。长林王是长林军的大帅,有当年赤焰军的风骨与气概,这也是我取名赤林盟的原因。”
  “流先生可是赤焰旧人,或者你们曾经与赤焰军有什么关系?”萧庭生显得有些激动。
  林殊摇摇头:“并无关系,只是被赤焰军,还有你们长林军所感动,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希望我能为大梁做些事情,只是事情多舛,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如愿,现在成立赤林盟算是给他还愿吧。”
  萧庭生点着头:“大梁能有你们,乃国之幸啊!今日不枉此行!在此,我行礼感恩!”
  林殊连忙扶起萧庭生,萧庭生双手抓住林殊的手一用力气想翻过来,林殊只是轻轻一反,便挣脱了出来。
  “得罪了,流先生。我冒昧地想试试身手!还请见谅。先生有些力气,武学不浅。”萧庭生还是继续试探着。
  林殊暗自一笑心里想到:萧庭生今夜几次试探,看样子他不会就此罢休,好在没有什么破绽,以后算是瞒过去了。
  “大帅是沙场之人,与你相比差的远矣。大帅今夜一举拿下坦蕃人,接下来该如何处置?”林殊连忙岔开了话题。
  萧庭生思绪了片刻:“这群坦蕃人还比较棘手,现在是杀不得,又放不得。”
  “为何?”林殊故意问道。
  “流先生应该也知其因吧,虽然坦蕃围困于我们,但是未曾与我们大梁开战,这个是局面形势,金陵那边也无意首先挑起战争,现在需要争取更多的时间做些准备。庆州乃大梁西境重镇,虽然中间隔有千重山万里隔壁之路,但是曾经也是商贩的集中之地,是西域到大梁的重要之路。若不是多年前北燕起事,庆州与西境的来往只能更加密切。目前而言,坦蕃虽然在北境、东境、南镜围困,但是他们终究会从西境进犯,这也是快速进入大梁的必经之路,更何况,坦蕃人的重兵未有出现,那么肯定就在西境这边了。所以,他们才会谋划一部分人先入庆州,然后伺机而动。但是,他们未曾烧杀抢夺,我们最多只能驱赶出境,包括他们与我们大梁人暗中勾结,他们也可以把罪责全部怪罪在别人身上。”
  林殊听完又喝了一口茶:“是有些棘手,关押在庆州就如是一个惊雷,好吃好喝的还要供着,驱逐出境又便宜了他们,这些时日的付出又付之东流了。不过他们的那个头领酷鲁图不是逃逸不见了踪影么?你们倒是可以从他身上做些文章,或许就能迎刃而解了。”
  萧庭生还有些疑惑:“他是坦蕃军队的将军,现在也没找到下落,从他身上做文章,这是何意?”
  “整个庆州都被你们长林军管控着,他应该是插翅难飞了。你们设计将其擒获便可,然后以此为筹码,让北境、南镜、东境的坦蕃兵马退兵。若是他们做了,就算你们立了大功。若是他们不答应,那就把这个将军关死为止。至于其他人马,你们可押送到其他边境进行释放,在释放之前,你们告知坦蕃国,为了防止他们聚众闹事,所以才会分开释放,至于释放之后他们能不能回到坦蕃国,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若是这两条他们都不答应,你们随便加个罪名处置了便是,到那个时候坦蕃人也不会以此立即发难。不过,聪明的坦蕃人不会选择这条路。”林殊说完缓缓起身,指着院子:“朝堂之事,我们这些江湖帮派就像院子里的那颗青松,若是朝堂下雪了,也会积压在我们身上的。”
  “先生的建议实在高明,在此谢过了。先生说话的语气与我曾经的那位先生是如此的相似,若大梁度过了此次危机,我定会引荐您与皇上见面,他定然会欣赏于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