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君子与小人



陈才是林羽招进四海的十个人中,最特殊的一位。

        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此前从未真正系统地学过剑,来到四海剑室之前,他只是东街绸缎庄的一名小伙计。

        按照常理,这样的门外汉是绝对不应该招进来的。

        但陈才偏偏对剑道还有些野路子似的一知半解,对江湖轶闻更是如数家珍。他的口才实在是很好,即便在面试时没能对答如流,也总是能让听众觉得他言之有理。

        这样的人,或许做不出什么正儿八经地配置方案。

        但林羽手头偏偏又有这么一群特殊的顾客,他们既不习武、又不缺钱,只因“海棠剑仙”名震一时,便将戎装、佩剑当成一种风尚,看到别人有一套,自己就必须得整两套。

        李长歌曾经向林羽坦言,自己不太愿意为他们做事。在他看来,这些人根本与“剑”这个字眼毫无关系,整这么一出纯属吃饱了撑的。

        林羽认同他的判断,却不认同他的做法。经历过此前的门可罗雀,他十分珍惜每一单生意,来的都是客,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招陈才进来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小子脑子活泛,又懂得如何讨人欢心,不如就让他去对接那些赶时髦的客人,做得好看就行了。”林羽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我大概明白了。”洛春风点点头,转向另一边道,“长歌,你既不赞成接待这些客人,也不赞成用陈才这样的人,是这样吗?”

        李长歌的神情顿时有些紧张:“我……”

        他极少与人争论什么,在面对异议时也一向十分克制,如果不是对四海剑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这点不同意见,他连提都不会提。

        但他到底是磕磕绊绊地表达了一些自己的忧虑——陈才对这一行懂得太少,人又太过滑头。让一个不懂行的家伙为一群不懂行的客人服务,恐怕做出来的都是些四不像。

        “你怎么看?”林羽问洛春风。

        洛春风陷入了沉思。

        “你们的想法……”他斟酌地说,“都没错。”

        林羽是典型的商人思维,而四海剑室本质上也是个商铺。通常来说,买家有什么样的要求,卖家就卖什么样的货物,绝没有按照内行、外行来划分客人,接待一批却拒绝另一批的道理。

        李长歌则是从一名剑客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个问题。你是剑客,我才为你服务,你跟剑道八竿子打不着,我的能力就对你没有任何实际价值——那我为什么要为了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耗费精力呢?

        洛春风无法对他们的立场做出评判。然而想法无对错,争议却必须要有定论。

        洛春风踌躇再三,还是决定先站在林羽这一边。

        自评剑大会后,各种“剑室”、“剑肆”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如若将这些有钱又有闲的家伙就这样拒之门外,肯定会被他们满世界嚷嚷、抱怨。到那时候,四海剑室的口碑受影响不说,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