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新的征程-第2/3页





        “常回来,随时欢迎。”

        “我会想念你们的。”

        辛易雪两颊微红,眼眶也泛红,不知道是因为喝多了酒,还是因为内心感触颇深。来到百花城时她还是个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贫苦游侠,走的时候却带着骄人的战绩和响亮的名头。

        “你们多多保重,没有四海就没有我的今天……”她情到深处,没忍住抽了抽鼻子。

        “干嘛呢干嘛呢?又不是生离死别,别忘了领完赏你还要回来,历年评剑大会的武魁都要回到当地稽查司任职的!”

        张百花又感动又好笑地看着面前的四个年轻人,想想辛易雪初次进入大众视野的样子,又想到当时为了获批经营而一身奇装异服满大街晃悠的洛春风,心中便也生出了许多感慨。

        “都算是熬出头了啊。”他欣慰地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现在,可比我这个城主出名多了。”

        次日清晨,辛易雪整理行装,拜别众人,孤身往王城而去,一人一骑,渐行渐远。

        按时上班的岑莘一进门便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三位掌柜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口,似乎心潮澎湃,又似乎怅然若失。

        终究是林羽最先转过身去:“走吧,她有她的路,她在往前走;我们也有我们的路,不能止步啊。”

        回归正常运营模式的四海剑室其实正面临着许多问题,一些是工作量陡增的“甜蜜的烦恼”,一些则是成名不久、立足未稳的困惑。

        请辛易雪代为宣传的策略无疑是十分成功的,现在的他们哪怕不出去走街串巷,也会每天收到大量的订单。然而这么多的订单,光靠他们三个人是做不完的。

        不招人不行了,必须得扩大规模。

        得招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合计半天,最终订立了三个标准:

        会舞剑,会学习,会说话。

        剑术可以不精,但是一定要粗略知道各派剑术的路数。

        搭配可以不懂,但是一定要勤奋好学,触类旁通。

        说话可以不用口若悬河,但是必须要入情入理。

        如果有特别明显的强项和弱项,可以在面试中酌情考虑。

        定下这三条标准,林羽又接着忙了好几天,才从前来应征的一大堆人中选出了十位。他本来希望洛春风和李长歌共同拍板,但是那两位对他的决定表示完全信任,让他抓紧把伙计招进来,时间不等人。

        林羽只好从头到尾一手抓了,全权负责从敲定薪金到带领入行的一整套流程。这种事儿让李长歌来做本就不现实,至于洛春风,则正在每天早出晚归地到处走动,基本抽不出什么和新伙计打交道的时间。

        让洛春风去走访名门世家也是林羽此前的主意。

        评剑大会不仅打响了四海剑室的名头,也推广了“搭配方案”的相关理念。自从他们做出名堂后,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跟风,打出的名号包括但不限于“某某剑舍先生”、“某某武馆教头”等等。这些名头拿出来,哪一个都比他们三个邯郸剑舍学生要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