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谢师宴(上)
六月申时,蝉鸣正盛,邯郸剑舍百名学子皆穿戴整齐,在金光熠熠的落日余晖下列成四队。剑舍所授分为四门,各门自收弟子,自带佩剑衣饰。白衣太极剑,青衣柳叶剑,朱衣鸳鸯剑,紫衣袖里剑。这四大门类通常由学生自己选择,在入学一年后再拜各自门类的先生,直到谢师之日拜别各自的先生。
今日是邯郸剑舍的谢师之日,到场的百名学生无一不激动,又无一不肃然。今日之后,他们便会拜别师长,走出剑舍,各奔东西。
“多珍重。”他们有些人已经在彼此道别。四载春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朝夕相处下来,总有那么几个臭味相投的死党,一来二去便到感百般不舍。就连平日里没说过几句话的家伙,在这个日子都显得格外顺眼些,让人忍不住想要送上几句祝福。
“肃静——”一声洪亮的号令响起。众学生闻声而定,齐齐列队,恭敬地抬头望着高台上的院长。
“汝等持剑远行,勿忘剑舍训诫。”院长一字一顿地说着,神情却是相当慈祥。他用手一指那穿着朱衣的鸳鸯剑派,就见人群中走出一人,身若青松,正气凛然。
“谨记先生教诲。”那朱衣剑士朗声道,“邯郸剑舍训诫十条,与诸君共勉——行义天下,不避生死;谨遵律法,报效社稷;求仁爱人,惠泽邻里;桃李不言,感念师恩;无信不立,永念知交……”
选一名出类拔萃的弟子当众背诵一遍邯郸剑舍的训诫,是每一年谢师宴的常规环节,意在鼓励这些走出剑舍的学生们莫忘初心,永远记得当年初次握剑的初衷。这些枯燥的条例,在平日里决计不会让这些年轻剑士们产生什么共鸣。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听到这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背诵,想想以后再也听不到剑舍的钟声和先生的耳提面命,不少人都听得眼眶发红,甚至有些偷偷低下头抹了抹眼泪。
“这家伙,背得还真有感情。”林羽在下面小声吐槽一句,心下也不禁有些感动。那诵读训诫的朱衣剑士正是洛春风,平日里总是穿着一身奢华却低调的素色衣衫,今日难得身着鸳鸯剑派正装,身姿挺拔,仗剑高声,显得格外意气风发,光彩照人。
少部分没有被剑舍训诫感动的学生也为洛春风的气场折服了:“不亏是洛家少爷,看这气质,老子是男人都觉得他帅……”
身侧却突然响起了“嘁”的一声。声音不算大,但突兀得足够引人注意。
林羽用余光一瞟,顿时皱眉:“是他啊。”
喝倒彩的是紫衣袖里剑派学生崔赫宣。感受到周围几道目光的注视,他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大大咧咧地翻了个白眼:“装腔作势,说得自己都信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真的要以一己之力纵横江湖呢。”
崔家也是老派世家,二十年前属于南梁阵营,在唐国立国后受到打压,如今已显露出相当明显的颓势。但是倒驴不倒架,崔家的人在各大世家面前抬不起头,在平头百姓面前还是可以横着走的。
崔赫宣就是这样在低着头和横着走的反复横跳中过完了人生的前十六年。直到他来到邯郸剑舍,看到在前呼后拥的人流中一面礼貌回应、一面埋头疾行的洛春风。尽管如同众星拱月般被簇拥着,那万众瞩目的少年却看上去一点都不得意,甚至可以说,他一点都不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