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缘分亦是玄学



元帝衣冠南渡后,择建康为东晋都城,在东吴苑城故址的基础上修建康宫,之后又经过多次修缮,如今的建康宫堪称巍峨雄壮,宫阙秀美。

        只是在褚太后的眼中,再美的宫阙,也不过是一座牢笼罢了,困住无数自由的灵魂。

        “启禀太后娘娘,谢大人到了。”

        层层帷幔之后,褚太后正端坐在榻上,她不过三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一身华服之下,更显端庄肃穆,谢安恭敬地行了个礼:“拜见太后娘娘。”

        见他来了,褚太后笑道:“可算把舅舅盼来了。”

        谢安得了皇帝旨意,重新入朝,来建康城已有数日,褚太后自然知道他这段时间忙碌,特意选在今日召见他。

        “舅舅这段时间可还适应?”褚太后命人上了茶,“听说道韫出嫁了,几个小郎君也都定亲了。”

        谢安颔首:“可不是,如今孩子们都长成,最小的阿琰今年也七岁了,已经开始上学识字,家中的事情总算无需再操心了。”

        褚太后也颇为感叹:“是啊,一眨眼聃儿也十七了。上天到底不可怜哀家,好不容易盼着他长到十五岁,以为能够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你瞧,还政了两年,北方又不消停了。”

        谢安亦是忧虑:“皇上毕竟年幼,太后的操劳,亦是为了天下百姓。”

        “还记得幼时,父亲曾夸赞哀家,虽然是女郎,但读书见识都胜过郎君,只可惜是个女儿身,只得相夫教子,居于后院。”褚太后笑道,“少时哀家也想过,若我为男子,必然成就一番大业。如今,经历这么多事,却只盼着聃儿早日长成,好含饴弄孙,坐享天人之福。”

        谢安自然明白,褚太后并非只顾享乐之人,她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于是回道:“太后无论才学品貌皆可为天下女郎之表率。”

        “累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因此哀家便办了这女官甄选。快来帮着一起瞧瞧,这些都是建康城内各家推来的女郎。”褚太后说着,将几份文书推到谢安面前,“这是哀家挑选出的四个,舅舅觉得如何?”

        接过那一沓文书,谢安一边细细翻阅,一边询问:“太后可是有意要替皇上相看?”

        穆帝司马聃刚年满十五,就与何家女郎大婚,如今两年过去,宫中并未添纳其他妃嫔,而皇后两年无所出,看来太后是有些忧心了。

        何皇后贤惠有余,而聪慧不足,她待人宽厚,处事公允,作为皇后,倒也算得上端庄,但褚太后的期望,却是有能陪伴皇帝共同前行,辅佐他左右之人。

        “倒不排斥,但也不强求。”褚太后诚恳地点点头,“但此番选女史,哀家是真心想找几个玲珑的女郎,来为分担些许。”

        每份文书都是一个女郎的资料册,里面夹着画像,举荐函还有女郎作的文章,入宫为女史,除了德言容功外,才学亦是褚太后考量的重要标准。谢安很快将这些函件读完,却在翻开最后一本的时候,愣了一下。

        陈述的女儿,竟然也在里头?但为何举荐人却是羊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