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14开禧北伐-第3/5页





        接着又是兵败之后的和谈,  韩侂胄征求人才出使,选得萧山丞方信孺。方信孺至汴入见金帅宗浩。宗浩道:“宋若称臣,就江、淮间取中为界,若称子,即割大江为界。且斩首谋奸臣函首来献,并添岁币五万两匹,犒师银一千万两,方可议和。”方信孺不答,归见韩侂胄,侂胄问金帅作何语?信孺道:“金人要索五事:一割两淮,二增岁币,三索归附人,四犒军银,还有第五条不敢明言。”韩侂胄道:“但说何妨。”信孺踌躇片刻,竟脱口道:“欲得太师头颅。”韩侂胄闻言大怒,决意再度整兵出战。

        宁宗下诏招募新兵,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指挥军事。

        辛弃疾接到任命时已重病在身,于当年九月十日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特赠四官。

        这时主和派又形成了势力,杨皇后是主和派的代表。因当年宁宗选皇后时,韩侂胄没有倾向于她,杨皇后怀恨在心,同时也认为北伐过于轻率。她通过皇子向宁宗进言:“韩侂胄再启兵端,将危社稷。”宋宁宗很犹豫,一时难以定夺。杨皇后担心宋宁宗走漏风声,如果让大权在握的韩侂胄知道,后果将十分严重,就与史弥远、钱象祖等人密谋,设法除掉韩侂胄。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杨氏兄妹认为诛杀韩侂胄的时机已经成熟。杨次山在上班的路上布控,把诛杀韩侂胄的任务交给夏震,夏震听说要此事后吃惊得要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以理解,从大将军到死人也这么简单?杨次山拿出圣旨在他面前晃了一下,夏震说有圣旨就行。韩侂胄大步流星地走在上班的路上,夏震带领殿前侍卫将他挟持到玉津园中。宁宗听说后立即下旨要追回韩太师,杨皇后一把夺过圣旨,哭着对宁宗说:“韩侂胄要废掉我和儿子,还残害了两国生灵!若要追回他,请让我先死!”宁宗只好作罢。

        韩侂胄被杀后,史弥远立即派人将韩侂胄和苏师旦的首级送往金朝示众。

        有人问宁宗:绍兴秦桧主和,王伦出使,有人请斩桧以谢天下。开禧侂胄主战,伦之子复出使,竟函其首以请和。是主和者当斩,还是主战者当斩乎?

        宋宁宗说:“恢复岂非美事,但不自量力尔。”有太学生作诗讽刺道:

        自古和戎有大权,

        未闻函首可安边。

        生灵肝脑空涂地,

        祖父冤仇共戴天。

        晁错已诛终叛汉,

        于期未遣尚存燕。

        庙堂自谓万全策,

        却恐防边未必然。又说:

        岁币顿增三百万,

        莫遣当年寇准知。

        赵扩作为光宗惟一的子嗣,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光宗即位后,他受封嘉王,到宫外府第居住,光宗不仅将自己在东宫时收藏的图书全部赐予他,还亲自挑选了黄裳、陈傅良、彭龟年等一批名儒担任他的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