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63陈抟相面-第5/6页
纷纷五代战尘嚣,
转眼唐周又宋朝。
多少彩禽投笼罩,
云中仙鹤不能招。
到端拱五年,太宗皇帝管二十年的乾坤,尚不曾立得太子。长子楚王元佐,因九月九日不曾预得御宴,纵火烧宫。太宗大怒,废为庶人。
却说陈桥兵变后八年,赵德昌生于晋王府。晋王是皇弟赵光义的爵位,他的职务是开封府尹,也就是首都市长。辇毂之下,首善之区,这个位子太重要了,再加上皇弟的身份,上朝时排班都在宰相之前,这是很少有的。据说赵德昌出生时,“赤光照室,左足指有文成‘天’字”,这是《宋史》中的说法,当然是子虚乌有的鬼话。翻开《宋史》中帝王的本纪,类似的鬼话很多,例如太祖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太宗赵光义出生时,“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说来说去,一个是“赤光”,一个是“异香”,都是贵人降生的祥瑞气象。到了赵德昌这儿,翻花样了,除去赤光,还有脚趾上成“天”字的纹路。刚看到这里时,我觉得很有意思,为了强调该小子受命于天,居然把创意用到脚趾上去了。但又一想,问题来了。新生儿脚趾上的皮肤皱褶,不可能横平竖直的很规范,说是什么字无非“看似”而已。但“看似”其他什么字问题不大,“看似”天字,那是要冒很大危险的,因为天字的笔画稍有歪斜,就会变成另一个字:夭,而且这个字的意思很不好,或曰短命,或曰刚出生的禽兽,都是恶咒。那么,你凭什么肯定新生儿脚趾上的那几条纹路就是受命于天的“天”字而不是短命或刚出生的禽兽的那个“夭”呢?我这样想当然有点恶搞的意思
赵德昌后来改名元侃,封襄王,太宗未知他福分如何,口中不言,心下思想:“惟有希夷先生最善相人,如今得他一来,决断其事便好。”言犹未了,内侍报道:“有太华山处士陈抟,叩宫门求见。”
太宗大惊,即时宣进,问道:“先生此来何意?”陈抟答道:“老夫知陛下胸中有疑,特来决之。”太宗大笑道:“朕固疑先生有前知之术,今果然也。朕东宫未定,有襄王元侃,宽仁慈爱,有帝王之度,但不知福分如何。烦先生到襄府一看。”陈抟领命,才到襄府门首便回。太宗问道:“朕烦先生到襄府看襄王之相,如何不去而回?”陈抟道:“老夫已看过了。襄府门前奉役奔走之人,都有将相之福,何必见襄王哉?”太宗之意遂决。
陈抟相面有功,赐号希夷先生。
公元997年三月,占城国来进贡,太宗不上朝处理政事。二十九日,在万岁殿颁布太宗遗诏,令皇太子灵前即位。这天,太宗逝世,终年五十九岁,在位二十二年,殡于殿之西阶。大臣们上尊溢为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十月十八日,葬于永熙陵。
太宗深沉多谋,英明果断,慷慨有平定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即帝位以来,陈洪进、钱相继献纳土地。时间不长,攻取太原,讨伐契丹,接着又有攻击交州和西夏之役。战争不断,天灾正盛行,每天都有俘虏送来,而百姓不知道有战争;水灾、早灾、螟灾、蝗灾几乎遍及天下,而百姓不想造反。这是为什么呢?太宗以慈悲节俭为法宝,穿一再洗过的衣服,捣毁珍奇巧妙的玩物,拒绝进献的美女音乐,认识到出猎游玩的坏处。杜绝物欲,抑制符瑞,关心农业,考核政绩。讲究学问以求博学多闻,不惩罚悖逆言行来鼓励劝谏之言,哀怜体恤百姓的疾苦,勤勉自励,往往为处理政事而忙到天晚忘了吃饭,以至要**来抵销上天的惩罚,要除去全国所有的赋役来使民力得到宽缓,最终获得不动刀兵、庄稼连续丰收的功效。因此,青州、齐州的年长者,愿意率领子弟平整道路请太宗登泰山封禅的情况接踵而至。君子说:“获得百姓的拥护方能当好天子。”大概说的就是太宗皇帝吧!所以太宗的功德,彪炳史册,号称贤君。要不是那太祖逝世不过一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那么后世对太宗就没有可讥议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