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63陈抟相面



诗云:

        朝臣待漏五更寒,

        铁甲将军夜度关。

        山寺日高僧未起,

        算来功名不如闲。

        却说历史上不是每个重量级的人物出场时都自带声光电抖音自动存盘,道家人物最杰出的代表陈抟就是一个弃婴,出生后被黑心父母用一件紫色的衣服包裹后扔到河里。

        打鱼的人拉网时把这个包裹打捞上岸,打开一看是个肉球,以为是罕见的河鲜,回家后准备煮了当晚餐,不料刹那间天空乌云翻滚雷霆万钧,渔人手一抖正要下锅的肉球掉在地上,一声清脆响亮的哭声宣告一个小生命开始了大难不死的人生。打渔人姓陈,给这个捡来的孩子取名“陈图南”,后改名陈抟。

        陈抟一生只留下一本书传世,名曰《心象篇》,字字珠玑,句句灵验,短短数百字,便能看到人生百态,世间万物。

        《心相篇》有云:“·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我们经常说的“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心灵是相貌的根源,只要观察他的相貌就能看出善恶,一个经常作恶的人脸上自然带着三分凶相,一个身居高位的人自然带着几分官威,一个经常忧愁的人脸上自然就带着愁容,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观察去看到的。

        《心相篇》又云:“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如果名利关心,上了床,千思万想,那得便睡?比及睡去,忽然又惊醒将来。总是不得睡趣,

        世上第一个睡中得趣的,无过陈抟先生。怎见得?有诗为证:

        昏昏黑黑睡中天,

        无暑无寒也没年。

        彭祖寿经八百岁,

        不比陈抟一觉眠。

        陈抟五六岁时还不会说话,人都叫他“哑孩儿”。一日和小朋友在涡河边玩耍,一个身穿青衣的爱心妈妈,抱起陈抟喂奶。一边哺乳一边说:我这是智慧奶,不含三聚氰胺,你吃了将变得冰雪聪明。妇人的奶饮似琼浆,陈抟一吃便会说话,妇人将书一册投他怀内,又赠以诗云:

        “药苗不满笥,

        又更上危巅。

        回指归去路,

        相将入翠烟。”

        陈抟回到家中,忽然念出四句诗来:

        “曾折松枝为宝栉,

        又编栗叶作罗襦,

        有时问著秦宫事,

        笑捻仙花望太虚。”

        父母大惊!忙问他怎么突然会说话,还会念诗。陈抟说其缘故,就怀中取出书来,乃是一本《周易》。陈抟一看便能成诵,就晓得八卦的大意。自此无书不览,只这本《周易》坐卧不离,洒然有出世之志。十八岁上父母双亡。陈抟把家财抛散,分赠亲族乡党。只携一石铛,往本县隐山居住。或慕陈先生之名,求一见而不可得。有造谒者,先生辄侧卧,不与交接。人见他鼾睡不起,只好叹息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