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59高怀得与武行德-第5/6页





        刘知远不是石敬瑭,他又不是李嗣源的女婿,可以容忍李从益的冒犯,更不会留着前朝余孽养虎为患,李从益的结局不言而喻,真是可怜了花见羞的一片慈心。刘知远抵达河阳渡口时,武行德早早就在长亭恭候。刘知远对武行德的忠诚大加褒奖,武行德亲自率军护送刘知远进入汴京,这才返回河阳。此后刘知远大封功臣,武行德赫然出现在新朝功臣榜上,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由一个禁军军官变成了一方镇帅。

        后汉存世时间不长,然而武行德却于公元948年,被新皇帝刘承佑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挑起了使相的重担。

        这年六月,武行德移镇治镇州(今河北正定)的成德军。作为河朔三镇之一,成德军在藩镇版图上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在成德军任上,武行德发现自己手下有一个牙将曹彬,品貌端庄、性格纯正,且兵法娴熟、勤于军事,对他非常欣赏,曾当着曹彬的面客串了一把伯乐的角色,兴冲冲地对其他成德将校点赞:"曹郎器识远大,非常人也!"曹彬后来成为北宋开国名将,担任最高军职枢密使,果然不负武行德的厚望。之后,武行德移镇多地,颇有建树。

        后周时期,由于盐场都被南唐控制,为了保证官盐的销售,朝廷实施了严格的盐法,规定凡查获一斤以上的私盐,定加重赏。不想这条盐法却让一些歹人找到了生财之路,他们通过诬陷他人贩卖私盐谋取重赏。当时,有一个村童背菜进城,路上遇到一个尼姑与他同行,在入城安检前,尼姑还无限慈悲地帮他卸下担子,然后就施施然地先走了。一会儿,门军装模作样地查验起村童的菜担,竟然不出所料地搜出了数斤私盐。这下,村童摊上大事了,很快被送到留守衙门。这天,正好留守大人武行德有空,就让人押来村童问案。武行德接过盛私盐的白纱袋子,突然闻到一股袭人的麝香,不禁暗自生疑:"瞧那村童衣衫破烂,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哪来这么好的香袋?莫非是奸人构陷?"于是,他问村童路上可曾遇到过什么人?村童如实回答。武行德听了后道:"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定是门军与尼姑勾结图谋赏金啊!"于是,武行德命令亲信将门军传来严讯,门军哪敢不招,只得供出了同谋赏金的尼姑。一件颇为离奇的案子就这样被一个看似五大三粗的樵夫给断明了,洛阳官场的风气一时为之肃然。公元954年正月,武行德正式受封谯国公,并加拜开府仪同三司  。

        不久周世宗柴荣即位,武行德看出英武有为的周世宗是个雄心勃勃的帝王,一门心思想早点儿结束乱世,于是主动向柴荣请战,说到动情处,老武满眼放光道:"臣能带着一千降卒夺取河阳重镇,还有啥恶仗搞不定的?"柴荣似乎让老武感染了,亲自到洛阳视察。老武陪着大领导将洛阳城转了个遍。柴荣许诺带他上战场,但出战前必须做好一件事,疏浚汴水。原来,在当年杨行密割据淮南时,曾自甬桥(位于今安徽宿县城南古汴水之上)东南决开汴水,汇成污泽,阻挡梁军南下。现在,柴荣要水路并进,汴水不通,如何前进?

        皇命难违,公元955年,武行德立刻将自己的部下由战斗队改编成工程队,在古堤疏浚汴水,使其东抵泗水北岸。此后一直到公元958年,武行德派出的工程队都在忙着疏浚汴口,最终使汴水直达淮南。自此之后,江淮漕运得以恢复,舟楫达于京师。武行德的壮举不仅方便了后周的军事行动,对于北宋汴梁的繁荣也贡献良多。

        公元956年,柴荣亲征南唐,疏河有功的武行德改任濠州(今安徽凤阳)行营都部署,随军出征  。七月,老武到达濠州地面儿,就遇到了一支南唐偏师的挑战。淮上之民自古善战,淮人的战力愣是要得。老武手下的将士阵亡数百,战马也给累死了,武大帅仅以身免。事后,柴荣贬其为左卫上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