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59高怀得与武行德



北宋还有一位名将,由于各种演义戏剧的流传,这哥儿们也广为百姓所知。他继承父亲的衣钵,为人忠厚勇武,同时又倜傥风流、娴于音律。弱冠之年佐父出征,于乱军中左右驰射,所向无前,从此登上军事舞台。此后,他战辽寇、破高平、下南唐,斩将夺槊,尽显猛将风范。他就是北宋名将、渤海郡王高怀德。

        高怀德为人忠厚谦退,这点与他父亲高行周颇为相似,与其祖父高思继则大相径庭。个中原因很简单,高思继兄弟做事过激,开罪上司,最后共赴黄泉,高行周人如其名,行事周谨,他不仅善于自家保全,而且传承有道,儿子高怀德亦能在乱世之中扬名保身,亦如其字"藏用"

        高怀德不好读书,不拘小节,经常与客人不打招呼就闪人。但是高怀德从没撂下过祖传手艺,熟谙军事,勇武善射,他曾经三五天露宿野外,亲手射杀数百只狐狸和野兔。此外高怀德还善于音律,据说能够自己作曲,而且曲韵十分精妙,俨然一副"曲有误,周郎顾"的神采。

        公元944年,契丹大军南下,准备狠狠教训一下愿意当孙子但不愿意当臣子的后晋出帝石重贵。石重贵虽然没有十万横磨剑,但好歹也是个血性后生,他立即任命高行周为北面前军都部署,率军先行迎敌。高行周接令后,立即召集部下准备出发。当时高怀德年未弱冠,但常年习武,主动请缨随父北征。高行周爽快地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带着他走上了凶险无比的战场

        高行周率领的晋军先锋在戚城与辽军不期而遇,出帝说好的援军迟迟未至,晋军在辽军的轮番攻击下死伤惨重高怀德不顾父亲阻拦,抢先出阵向契丹骑兵冲去,他一边冲锋一边驰射,箭不虚发,一连射杀数名骑兵,然后他又冲入敌阵,一番马扑槊刺,杀得契丹军望风而逃。接着他护卫父亲与所剩不多的晋军成功突围,与前来接应的符彦卿会和,免除了一场灭顶之灾。

        事后,同样血气方刚的晋出帝升任他为罗州刺史,还赏给他许多珍裘、宝带、名马,以示对他的特别恩宠。公元945年,在高行周改任山东郓城的天平军节度使后,高怀德也改任信州刺史,一个未满二十的半大小子,因功当上地市级干部,还是令人十分羡慕的。

        不过此时晋辽局势变幻莫测,晋出帝所托非人,将国家安全交给了一点儿也不靠谱的姑父杜重威,杜重威惧战降敌,第二年耶律德光进入开封,把个好端端的锦绣中原折腾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此时高怀德驻军睢阳契丹人很想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娃娃将军,无奈打了儿子恼了老子,高行周急忙率军救援。契丹军在睢阳一带碰上了硬点子,索性转向他处继续自己的无本买卖。就这样,高家父子保住了睢阳。

        不久后汉建立,高怀德担任忠州刺史。可惜后汉只维持了三年,没有给他发挥的机会就挂了,高怀德只能跟着父亲在郓州天平军镇守。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公元952年,老高自杀,没了父亲的高怀德挑起了家族重任,担任东西班都指挥使,并兼任吉州刺史。不久又改任铁骑都指挥使,成为后周禁军大将。也许正是从这时开始,他认识了自己未来的舅哥赵匡胤,并迅速向他的军中小团体靠拢。

        公元954年,北汉主刘崇勾结契丹,趁后周政权交接之际大举南犯。柴荣是个刚毅之君,他不顾众臣反对,决定御驾亲征,以高怀德为先锋虞候。他率军急进,顺利攻克高平城。之后,柴荣的大军在高平与北汉军展开大战,赵匡胤也一举成名,窜红为柴荣倚重的爱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