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55党进与张琼-第2/3页
若是别人这样说,宋太祖可能会重罚,可是这个人是党进,太祖笑道:党进真上进,赏美酒。
党进酒足饭饱,出门时摸着自己的肚子说:这鬼天气不正常,一点儿都不冷,还把我吃撑了。门外站岗的忍不住小声嘀咕:饱汉不知饿汉饥,我看天气很正常。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党进外出归家,见有大蛇盘卧在床上睡衣中,怒将大蛇烹食。不久党进病逝,终年五十一岁,追赠侍中。
却说赵光义积蓄力量,有不轨之心,其实早就有人提醒过赵匡胤,赵匡胤非但没听,反而杀了这位自己的救命恩人。
张琼,河北大名人,“少有勇力,善射”,武艺高强,很早就在赵匡胤的帐下。后周显德年间,赵匡胤奉命攻打南唐的寿春城,他乘坐皮船,在护城河指挥大军攻城。就在此时,南唐守军发射车弩,“矢大如椽”。危急时刻,张琼用自己的身体护住赵匡胤,结果自己被弩箭射中。
当时,“矢中琼股”,血流不止,险些要了张琼的命,要不是他以命相保,说不定就没有后来的宋太祖了。所以赵匡胤对张琼格外的重视,张琼也堪称是赵匡胤的心腹死党,北宋建立后,张琼备受重用,“擢典禁军”,但就在5年后,赵匡胤却要了张琼的命。
那么赵匡胤为啥要杀死张琼呢根据《宋史·太祖本纪》的说法,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受宠,张琼屡次折辱他们,二人恨之入骨。乾德元年(965)八月,石汉卿告发张琼擅乘官马,畜养部曲百余人,作威作福,又诬毁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等时事。
那么张琼究竟说了赵光义哪些坏话呢我们可以从另外一本书《玉壶清话》中,看出端倪。
原来宋太祖称帝建国后,曾任命弟弟赵光义担任殿前都虞候的职务,数年后又进拜为开封府尹,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随着权势和名望的攀升,赵光义渐生不臣之心,为此暗中网罗豪杰、权贵,意图在太祖驾崩后自立。虽然这些事情都在隐秘的情况下进行,但百密一疏,终究还是被某些人听到风声。
不仅如此,赵光义还放纵属吏、奴仆多行不法,也引起某些人的反感。然而宋太祖出于手足之情,既不肯相信臣下的告密,又不愿约束弟弟的行为,由此导致后者变得愈发有恃无恐。所有这一切,令代替赵光义担任殿前都虞候的张琼忧心忡忡,最终决定铤而走险,告发赵光义。
于是在某天,张琼向宋太祖冒死进言,称赵光义有至尊至贵之相,而且在开封府尹任上多行不法,放纵属吏、奴仆为非作歹,并暗中结交豪杰,恐有不臣之心,希望皇帝早日加以防范。没想到赵匡胤勃然大怒,“令击之,汉卿即奋铁挝乱下,气垂绝,曳出,遂下御史案鞫之”。张琼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于是把自己的腰带让人送给母亲,最后被赐死在狱中。
由此可见,张琼正是因为犯了“疏不间亲”的大错,才彻底惹恼自以为是的宋太祖,最终惨遭杀害,属于彻头彻尾的冤案。张琼死后不久,赵匡胤就有些后悔,“优恤其家”。
张琼毕竟是武将,没有心机,他不知道什么叫“疏不间亲”,他与赵匡胤再亲,不过是君臣,哪里比得上赵光义与皇帝的关系呢
不过让宋太祖没想到的是,他如此信任赵光义,但最终却死的不明不白,皇位被亲弟赵光义所抢,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未能善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