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36李筠造反-第6/7页





        而这时,又传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北汉皇帝刘钧已经亲自率军出太原,来援助李筠了。

        刘钧听到李筠反叛的消息,马上就派人带信过来。说是要以北汉精锐之师御驾亲征支持李筠。李筠大为高兴,怎么说刘钧也是一国之君,这么给面子,那就等等他吧。

        可是一见面,李筠大失所望。他可真的没想到,几年不见,北汉已经彻底贫困!堂堂的皇帝陛下只带来了几千人马,而且人疲马瘦,军容不整。别说军队了,连他的銮驾都寒酸得要命。就这样,刘钧还大摆架子,要李筠以臣子之礼觐见!那天李筠的神经一定是在极度愤怒之后突然短路了,他真的以臣子之礼拜见了北汉皇帝刘钧,而刘钧投桃报李,封其为西平王。【到底是刘钧帮李筠,还是李筠帮刘钧?】

        还有一个问题是契丹,刘钧这些年靠着契丹过日子,这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外国干爹,想给李筠也介绍一下。没想到李筠一口拒绝,李筠不服赵匡胤,不等于他就服契丹,刘钧不知道怎么想的!

        就这样,双方继续合作,李筠从北汉那里得到的全部好处就是:几千名卖相不佳的士兵、一个西平王头衔,外加一个叫卢赞的监军。

        真是悲哀!

        但悲哀的事情还在后边,石守信和高怀德马上就到了,在结盟地点太平驿不远的长平附近,双方第一次接战,潞州的叛军居然被打败了,损失近三千人,还丢了外围重要据点大会寨。

        这都没什么,一次小胜负而已,但接下来的就是重要军情了,宋朝驻真定的二号军事人物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以及彰德军留后王全斌已经出动,正向潞州迅速靠拢,并且陕西、京西诸道兵马也已经完成集结。

        形势剧变,李筠压力骤增,这时他有些慌了,他一边命令潞州的长子李守节加强警戒,一定要守住老巢。一边自己更加小心谨慎。他的应对办法就是收缩兵力,时刻戒备。

        就这样,太行山就在他的眼前,可是这座山的意义乃至形状都与以前不一样了,再不要提什么捷足先登顺势而下夺取黄河掌控开封,眼前的这座高山,是上天恩赐与他,让他守住眼前的战果,保存实力的最佳天险。

        这时赵匡胤也打出了自己手里所有的底牌。并且他本人也于5月21日率禁军从开封出发,24日到达荥阳,急速渡过黄河,直扑巍峨险峻的太行山。

        出开封前,赵匡胤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他悄悄地把弟弟赵光义叫过来,小声吩咐——“是行也,朕胜,自不待言;如不利,则使赵普分兵守河阳,别作一家计较。”

        请仔细分析这些话里的内蕴,为什么要说“如不利,则使赵普分兵守河阳……”?为什么不是赵匡胤本人来下令如何应对?因为赵匡胤已经决心与李筠决一死战,不胜即死,绝无二志!而且他非常清楚,自己家里的人都太嫩了,连最年长的二弟光义都挑不起大梁,真要到了那一步,都得倚仗赵普来支撑危局才行……就这样,赵匡胤率领大军,不顾一切冲上了太行山!

        史称“山路险峻多石,帝先于马上负数石,将士因争负之,即日平为大道”,全军迅速翻越巍巍太行,出乎潞州军意料之外,突然出现在泽州城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