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8爱江山更爱美人-第2/5页





        当时李嗣源已撤回由其女婿东川行营都招讨使石敬瑭率领的讨伐两川的主力大军,且已诛杀主倡此战的枢密使安重诲,朝廷实际已经屈服。李嗣源寻求和两川和解,孟知祥也想和朝廷和解,但董璋不肯,反而攻打西川。因赵廷隐出大力,孟知祥反攻败董璋,董璋部将杀董璋,以东川投降孟知祥。李仁罕与赵廷隐在东川军府梓州相会,赵廷隐亲自欢迎李仁罕到来。但李仁罕不言赵廷隐的大功,反而侮辱他,赵廷隐大怒。孟知祥随后亲临梓州,召见李仁罕、赵廷隐,问谁可为东川节度使,以为他们中有一人会推让,这样即可任命另一人。但李仁罕却说:“如果令公再次让我当蜀州刺史,我也会接受。”而赵廷隐则沉默不语。因二人陷入僵局,孟知祥最终决定亲自领东川。后任赵廷隐为保宁军节度使,次年以墨制署李仁罕为武信军节度使,李嗣源也都照准。

        这年,孟知祥称帝,建立后蜀。以李仁罕为卫圣诸军马步军指挥使,仍领武信军。当时后蜀众多高级将领骄纵,剽掠百姓,常违法夺取百姓的良田,甚至毁坏坟墓,李仁罕和张业(即张知业,因避孟知祥讳而改名)是最严重的。李仁罕因此而奢富,还曾想娶有国色的前蜀宫嫔花蕊夫人,害怕被孟知祥所责,没敢实施。

        七月,孟知祥崩,遗命儿子孟仁赞继位,改名孟昶,托孤于司空同平章事赵季良、李仁罕、赵廷隐、枢密使王处回、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公铎、奉銮肃卫指挥副使侯弘实。孟知祥驾崩时,王处回告知赵季良,赵季良让他回去见李仁罕,但李仁罕严整军备以待,于是王处回没有以孟知祥死讯相告,直到孟昶继位。

        孟昶继位后,九月,李仁罕坚请判六军。孟昶起初不情愿地答应了,加仁罕兼中书令,判六军事,以赵廷隐为副。李仁罕遇事必谏。但张公铎和医官使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茶酒库使安思谦等孟昶近臣随后弹劾李仁罕有异志。十月,孟昶与赵季良、赵廷隐合谋,趁李仁罕入朝,执而击杀之,下诏声言其罪,杀其子李继宏及亲信进奏吏宋从会等数人,灭李仁罕族。

        奉銮肃卫都指挥使、昭武节度使兼侍中李肇本来见孟昶时拄着拐杖不下拜,闻讯震惊,改变态度,变得十分恭顺。而是以李肇为太子少傅致仕,徙邛州。

        当时,昭武军节度使李肇自镇来朝,持杖入见,称有病不能拜。听说李仁罕死讯,马上放下拐杖拜倒在地。左右请求孟昶也诛杀李肇,但孟昶没有这么做,只是勒令他致仕退休,贬谪邛州,永不启用。

        广政九年(946年),赵季良去世,张业更加专权。张业是李仁罕的外甥。李仁罕被杀时,张业正掌管禁军。孟昶怕他造反,就任他为丞相。张业在家里设置监狱,专用残酷的刑法对后蜀百姓横征暴敛,百姓对他非常痛恨。广政十一年,孟昶与匡圣指挥使安思谦设计将张业逮捕处死。专权贪纵的王处回、穷极奢侈的赵廷隐相继罢相。从此故将旧臣都没有了,孟昶才开始亲政,在朝堂上设置匦函,接受臣民投书了解下情。

        当时孟昶的表现完全是一个标准的圣明天子。他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与民休息,后蜀国势强盛。他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治国纲领,其中有一句:“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一碑文被颁发到各州县,刻成石碑,叫做“戒石”,立于官署衙门的大堂上,警示官员们务必清正廉洁,克己爱民。

        孟昶志向高远,他在后晋刚刚被契丹灭亡的时候,趁刘知远立足未稳,将北线疆土扩张到了长安,得到了秦、成、阶、凤四州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