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高平之战-第2/5页





        诸将因刘词未至不免寒心,但因周主军令甚严,不得已驱军前行。

        柴荣率军日夜兼程,于三月十九日赶到高平郊外的巴公原(今山西高平市巴公镇),与刘崇大军不期而遇。

        汉辽联军齐聚巴公原,北汉皇帝刘崇作为主帅领两万禁军居中掠阵,北汉第一猛将张元徽率一万汉军以为左翼,辽将杨衮率一万契丹铁骑以为右翼,军容严整,杀气腾腾。

        而此时柴荣率领的后周军只是整个北伐大军的先锋部队,总兵力还不到两万人,而刘词所率的万余精锐部队正在赶往战场的路上。从双方兵力对比来看,柴荣明显处于下风。

        两强相遇勇者胜!

        既然退无可退,不如放手一搏!

        柴荣很快稳住阵脚,立即做出部署:御前侍卫高怀德与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李重进统领左军,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统领右军,宣徽使向训、郑州防御使史彦超率精锐骑兵居中,柴荣自己则在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的保护下,亲临督战。

        北汉皇帝刘崇在阵前一探头,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柴荣只带这么点兵,何必找契丹人来帮忙呢?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啊。

        于是刘崇决定不用契丹铁骑参战,用自己的部队就要把柴荣收拾得干干净净。

        诸将上前道贺,独杨衮策马上前望了多时,退见刘崇道:“周军严肃,不可轻敌!”

        刘崇奋髯道:“时不可失,愿公勿言!看我与周军决战,今日必报儿仇。”

        杨衮默然退去。

        此时正值初春,天气还是异常的寒冷,而且北方的春天是出了名的多风季节,当日正好刮起了凛冽的东北风,处于下风向的后周军队被吹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战旗刮得呼呼作响。

        一阵尴尬的沉默……

        渐渐的,风势减小了,可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出现了。

        风向变了!

        原来的东北风变成了南风,原来顺风的北汉军队变成了逆风。

        司天监李义进语刘崇道:“风势已小,正可出战。”  刘崇便下令进兵。枢密直学士王得中叩马谏阻道:“风势逆吹,与我不利,李义素司天文,不知风势顺逆,昏昧若此,罪当斩首!”

        刘崇怒叱道:“我意已决,老书生休得妄言!如再多嘴,我先斩汝!”

        王得中吓退一旁,刚愎自用的刘崇不顾大臣劝谏,决定逆风发起攻击。

        刘崇令旗一挥,汉军左翼在猛将张元徽的率领下向周军右翼猛冲过来。

        张元徽是北汉第一悍将,尤其擅长重骑兵冲锋,此战之前已经阵斩后周大将穆令均。他接到刘崇出击的军令,身先士卒,亲率部众冲向周军的右翼,四千名铁甲骑兵鼓噪着逆风而进。统领右军的后周将领樊爱能、何徽措手不及。他们刚才还想刘崇既然花钱请了打手,当然得让契丹人先上,那么首先开战的应该是高怀德与李重进率领的左军,没想到对方却气势汹汹地朝自己冲来。樊、何都是后汉老将,对后周尤其对世宗谈不上什么忠诚,面对张元徽的雷霆重击,不可能奋死血战。樊爱能的骑兵自然挡不住热血澎湃的张元徽,很快被冲散。败下来的骑兵一乱,何徽的步兵方阵也被冲乱了。这两位见势不妙撒下自己的部众不管,骑着快马就逃离了战场。北汉军见张将军击溃了敌军一翼,士气大振,纷纷顶着风沙,向周军阵型发起了猛冲,周军右翼顿时溃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