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怒打强人-第2/5页





        又一次,赵匡胤和董遵诲一起讨论军事问题,两人观点上产生了一点分歧。赵匡胤说得兴起,驳了董公子的面子,结果惹得董遵诲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赵匡胤本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觉得关系僵成这样,再待下去也没意思,干脆打好包袱,背上行囊,重新走上浪迹天涯的道路。

        赵匡胤走了,对王彦超和董遵诲来说,他们终于打发了一个并不欢迎的人。当然,他们肯定不会料到,若干年以后,他们和赵匡胤会再次相见。只是,那时的赵匡胤已经成为九五至尊,而王彦超还是那个王彦超,董遵诲还是那个董遵诲。

        好在赵匡胤是个豁达的人,做了皇帝后,董遵诲已经官拜骁武指挥使。一次赵匡胤召见他,见到赵匡胤,董遵诲惶恐万状,趴在地上请罪。赵匡胤让左右将他扶起来,对他说:“你还记得当年说的黑蛇化龙的事吗?”董遵诲又拜谢在地说道:“臣当时年轻愚笨,没有认出天子,今日如果能饶我一命,将来定当以命相报。”赵匡胤听后大笑。不久,有人告发董遵诲,列出他许多不法罪状。赵匡胤又将他召来,把这些告诉他,董遵诲极为害怕。最后赵匡胤对他说:“你放心,许多罪比你大的我都赦免了,不会嫉恨你过去的事。只要你以后改过自新,朕会破格重用你的。”董宗本原来在辽地,因犯了事带着儿子逃出辽地,妻妾都陷在幽州。赵匡胤命人到边境,贿赂辽地的边民,将董遵诲的生母赎回送给董遵诲。赵匡胤这一系列的做法,使董遵诲感激万分,发誓以死相报。后来他被任命为边境长官,很有政绩,所镇守的地方多年安宁。

        所以说有句话叫作“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你得真信。

        却说赵匡胤离开随州,一路上策马加鞭驰驱道左。这天赵匡胤肚子实在饿极了。看到菜地中清脆的莴苣,赵匡胤实在忍不住,也管不得什么礼数了,一头扎进菜地,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这时庙里的一位老和尚看他偷吃莴苣,忙问他是何缘故。听完赵匡胤的叙述,老和尚笑了。老和尚询问:“莴苣好吃嘛?”赵匡胤说:“很脆,就是有点苦!”老和尚哈哈大笑。老和尚烧火做饭,把仅有的几升米全部拿出来,让赵匡胤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饭,赵匡胤去洗澡,换上老和尚的僧袍,舒舒服服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向老和尚辞行。老和尚又送给赵匡胤几个菜饼。赵匡胤非常感动,战乱之年一个菜饼就能救下一条性命呢。赵匡胤拍拍胸脯,说:“他日我若得志,必然为大师修建一座大寺庙(宋太祖后来为老僧修建一座大寺,即宋朝皇家寺庙普安寺)。”老和尚告诉赵匡胤,邺都城中枢密使郭威正在招兵。身处乱世,只有从军才有出头之日。

        这天赵匡胤经过一座花园,那园内更无别样树木,只有数十株桃树,树上挂着十数个碗口大小的鲜桃,生得红白相匀,滋润可爱。赵匡胤心想:此时已是冬季,怎的这树上还有鲜桃?不知他用什么法儿留养至今。心下正然羡慕,口中流起涎来。不知不觉,顺着马儿进了花园。到那桃树之下,弃镫拴马,不管他有人没人,摘下一颗咬上一口,又香又甜水浆满口。原来这桃名为雪桃,三月开花至冬而食。遇了雪花飘洒分外娇艳,真个观之有余食之可口,种类奇异闻于天下。

        当时匡胤把这雪桃缓缓的吃了下肚,觉得心爽神通遍体畅快。遂又摘下一个,还未进口,只见门里走出一个丫鬟,看见有人偷桃也不声张,返身进门报与家主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