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1历史与传说[引子]-第3/6页
朱元璋嗜杀成性,杀人是他每天的必修功课。至于杀人多少,则视他的心情变化而定。要想他不杀人是不可能的。被杀的对象是哪些人首先是共同打江山的功臣。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代有之。但是杀功臣之彻底,朱元璋堪称古今第一。除了少数几个人侥幸病死外,可谓一网打尽,寸草不留。而且株连甚广,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四万余人,明初的功臣宿将,包括亲朋故旧,一时俱尽。至于那些儒生,本来就看不顺眼,说错了一句话,杀!写错了一个字,杀!至于罪名,那就不必多说了,既然皇帝要杀你,当然是你犯了该杀之罪,何必再问!
在史书上,御用文人对于任何“太祖高皇帝”都是一片歌颂之声,但民间对于朱元璋并无好感!他老家流行凤阳花鼓。鼓词曰: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当然,除了唐太宗明太祖,世人最崇拜的伟人,应该是轩辕黄帝。可是,黄帝也不能保全德行,挑起涿鹿大战,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这些人其实都是权迷,被利欲扭歪了性情,不过他们成功了,便成了大家崇拜的伟人!如果失败呢?
开国皇帝不一定是英雄,皇子皇孙更加不一定了。他们的权力不过来源于血统,但他们总是天真的认为,自己除了血统高贵之外其实也很牛逼。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信。捉急的智商加上权力的任性,往往会放大愚蠢,最终招来覆灭。比如春秋时期的周厉王同学。
分封制度下,周厉王即便贵为天子,真正管辖的范围也不过方圆几百里。要想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还真的很难。既不能去瑞士开秘密账户,又不能去巴拿马开公司,更没法开个创业板在在股市圈钱,那时候的周厉王还不知基金、股东之类的故事,否则一百多个诸侯国可以随便玩乾坤大挪移。周厉王钱不够花只能与民争利。山林沼泽,但凡有利,想用的一律征税。
不过这么干难免有不能好好做梦的草民说三道四。一般为强盗者,自惭形秽,偷抢完事也就算了,断然不会说不让被害者喊两句苦。但国贼就不同了。有了权力合法抢劫就抢出神圣感来。昏君往往又是国贼中吃相最难看的那个。厉王同学搜刮草民却又见不得别人妄议朝廷,不仅是妄议,就是不议也不成。最后连一般的赞美都没劲,一定要穿破菊花的那种赞美。
厉王天天派特务在街市巡查,但有怨望,严惩不贷。历史上很多成语,比如道路以目就是这一届流传下来的。周厉王堵了三年,天下臣民终于都鸦雀无声。他觉得自己很牛逼,开始吹嘘自己治国理政的思路。
但周朝分封制度下天子只是贵族的头子,虽然有常设的军备,却没有常设军队,军队都是居住在城市中的所谓“国人”组成的。国人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有人一呼而起,暴动进攻王宫,厉王完全没法自救,只能灰溜溜的去投奔野猪,不敢再回国都。
春秋时代这样牛逼的人民还有好几届。比如位于中原卫国人民,一言不合就暴动,连续赶走三届昏君,而且这样的行为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美。最倒霉的一个穷兵黩武的卫国国君叫做“州吁”,出访路上被从陈国绑回来公审。晋国国君看不下去,你们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的核心!想出兵干涉。结果大臣劝他,州吁这么个昏君,公审便宜他了。所以那个时候的国君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低调都是被人民逼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