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 河东平叛5-第3/4页
郭威见工事已成,料定李守贞困守坚城,久而久之,粮草必为重中之重,遂提前派人疏通粮道,以备不时之需。
范疆张达赵元朗三人查敌有功,论功行赏,各有升迁,其中赵元朗升为队长,自率一队,张达升任副队长,补赵元朗之缺,与范疆同队。两队补充兵员之后,又与其他队伍一起,参与后勤粮草押运之事。
这晚,赵元朗同往常一样,来到老夫子帐内。老夫子依旧先让赵元朗处理公务。待赵元朗处理完毕之后,老夫子开始说话了:“元郎,听说你在战场上舍命救了两个民夫,可有此事?”
赵元朗如实回答,老夫子又道:“没想到元郎你一个小小的副队长,竟知爱惜民力,真是可造之材。当今天下四分五裂,乱世之下,人命贱如粪土,岂不知国由家而兴,家由人而起。若想天下太平,非百姓安不可。”
夫子发了一顿牢骚,赵元朗对这些个哪里感兴趣?又不便沉默,只得木讷讷笑道:“老夫子,我有一个结义兄弟,排行老三,名叫杨砺,若是老三在此,肯定能跟老夫子谈得来。”
老夫子听了哑然失笑,原本让赵元朗来他这里,已经是赶鸭子上架,如今有对他谈论国家大事,正如对牛弹琴,充耳不闻矣。
老夫子对杨砺倒是起了兴趣,细问道:“元郎,你说说看,你那三弟杨砺是何等样人?”
赵元朗哈哈笑道:“他呀!十足的书呆子一个!平日里总喜欢拿个布衣神相的幡旗,四处装神弄鬼!”
……
钱粮由东京汴河西去,直通大河,再逆大河而上,一路水陆转运,先至潼关,再分送至同州及咸阳。
赵元朗所队由潼关出发,往北而去,至石翁口,见石翁口左为大河,右为中条山脉,左拥右挤,地形甚是狭小,大军难以开展,是设伏绝佳所在。无怪乎常思在此一败涂地,想明此节,顿时觉得以前自诩“兵法大家”,简直就是井底之蛙。
如此督护粮道,已是两月有余。进入四月,春暖花开,李守贞动作频繁,屡次偷袭粮道,均被吴大胡子堵截回去。因护粮有功,郭威又将吴大胡子官复原职,是为都监。
自去年八月围城至今,已经八个月有余。郭威算准河中城粮食将尽,勒令部下不得松懈,严阵以待。果然当月三十日,凌晨五更时分,李守贞派兵五千人,背桥负梯,分五路进攻长围之西北角,欲突破汉军包围。五路分别是王继勋领前路,周光逊领后路,聂知遇领左路,魏延朗领右路,郑宾领中路,五路分进合击,势不可挡。
郭威兵力富余,从容应对,以侍卫步军指挥使刘词领前军,客省使阎晋领后军,裨将李韬为左翼,都监吴度裕也就是吴大胡子为右翼,柴荣领中军,各军两千五百人,截击李守贞。
双方你来我往,如腾蛟起凤;捉对儿厮杀,又如龙争虎斗。
刘词前军与王继勋相遇,正欲上前厮杀,帅营令旗晃动,刘词得令放过悍将王继勋部,与李韬死死缠住敌军左翼。汉军原本就人数占优,如此一来,优势更为明显,聂知遇所率左翼瞬间被冲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