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09章:四月初九,威悦的私塾开张了
如意堂威家将西厢书房北侧隔壁的房间腾出来,做威悦的私塾。打通隔墙开了个门,使书房和私塾相连。又根据威悦回忆,按照黄家大屋私垫的陈设样式进行了布置。
由书房进入私塾,迎面墙壁的正中间挂了一幅装帧考究的孔子画像,画像左右挂了一幅对联:“学而不厌才寻得出路,诲人不倦方找到成功。”上面横批是“尊师重教”。孔子画像下面设置了香案。香案前面摆放了先生用的桌椅。
看情况,私塾可容纳十二个学生,面朝孔子像设置了六张长桌,桌后都配有一只条凳。
威悦打算私塾在三月底开张,但威尚一说:“私塾也是大喜事,先要问个卜才行,一定要选个黄道吉日。”威悦听从父亲的安排。此前为争取父亲支持威悦花了不少心思,现在不但私塾办起来了,就连开张日期父亲都过问了,父亲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威尚一亲自去邻县找“一掐准”卜了一卦,回来说开张的日子就定在四月初九吧。
万事俱备,只欠给私塾命名了。威悦想了好多名称,譬如“育人堂”“聚贤书屋”“百学斋”“贤学堂”等,威尚一逐一揣摩了一番,摇摇头说都落俗套了。威悦又苦思冥想了一会,眼睛一亮,问威尚一,叫“玉琢斋”好么?威尚一想了想,说:“可以的了。”
“玉、琢、斋……”桂姑反复揣摩了几遍,没能领会出其中的意思。威悦解释道:“取名玉琢斋,源于《三字经》中的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希望这私塾里,每个学生像玉石一样,经过雕刻成为有用的人。”
私塾开张的前一天,桂扬帆夫妇携他们儿子桂子涵来了,送来桂家大屋的祝贺。
四岁的桂子涵招人喜爱,圆脸蛋肉嘟嘟的,高鼻子笔挺挺的,大眼睛忽闪闪的,走路摇摇晃晃的,说话奶声奶气的,桂姑忍不住将他抱了又抱亲了又亲。殷月影笑道:“姑姑现在是喜欢子涵,过几年送他来玉琢斋读书,姑姑会嫌他烦的。”桂姑说:“怎么会呢?到时候子涵会听话了,只要子涵来了,威悦会好好教育。”
桂家大屋的贺礼是桂如燃桂扬帆父子俩到县城的书画店挑选的,是本县一个姓林的大书法家隶书作品《陋室铭》书轴,威悦叫五犊子把它挂到玉琢斋内与孔子画像对面的墙壁上。
殷月影执意塞给桂姑一个红纸包,说这是我们的心意,祝学堂越办越好,你们必须收下,图个万事吉利。桂扬帆还顺便带来了给威悦配的药。
四月初九上午,暖阳普照,和风轻吹。一大早,如意堂就一片忙碌了。
哑姨弄来两盆盛开的蔷薇花,摆放在玉琢斋的门口,绚烂的花枝在微风中摇曳,生机盎然。
桂子涵在桂姑身边独自转悠,看到什么都新鲜好奇。一对燕子飞回垒在正堂屋檐下的巢,将叼回来的食物喂到乳燕的嘴里,“喃喃”叫了两声,又飞走了。桂子涵看到燕巢,小手向空中指着叫喊:“大泥巴碗!大泥巴碗!”逗得桂姑吃吃地笑。
私垫门前,五犊子将两只方凳码起来,叫威悦扶好了,他自己爬上去,将刻着“玉琢斋”的匾额挂到门头上方。桂姑在看着,提醒五犊子要小心。匾额上阳刻“玉琢斋”是威悦自己字迹,正统楷书,端庄清秀。桂子涵像只小鸭子在桂姑跟前摇摇摆摆,桂姑将他抱起来,逗他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